第237节(1 / 2)
('<!--<center>AD4</center>-->在山路上开始纵马,项余则吓了一跳,赶紧追上去。
数日后他们抵达江州时,太子安有点惊讶,却明白这是意料之中。而姜恒抵达东宫后,同时还得到了耿曙成功杀进梁地的战报。
“汉中平原初步接战的结果,”太子安拿着军报,朝姜恒说,“王军大捷,梁人毫无还手之力,辛苦了。”
熊耒说:“你兄长行军作战,当真是一把好手!”
熊耒父子对姜恒变得更亲切了,因为耿曙打了胜仗,熊安甚至带着奉承之意,毕竟耿曙名声在外,已成为五国中最耀眼璀璨的将星。
“他的路子很野,”姜恒谦虚道,“仗着武艺了得,总喜欢冲在前头,身先士卒,必须有人劝得动他,我本该随军才是。”
“汁琮的徒弟,果然名不虚传。”熊耒说。
姜恒说:“太子殿下,这就开始准备合围罢。”
“不着急,”太子安忙道,“你先休息好了再说。这些日子里,我让项余将军贴身保护你。”
姜恒解下斗篷,说:“战场瞬息万变,须得尽快。”
项余说:“先去换身衣服罢,洗个澡也舒服点。”
姜恒便依言,回到他所住的寝殿中前去沐浴。太子安则重新调拨了御林军,加派人手守卫姜恒,务求滴水不漏,一定得保护他的安全。
项余就这样成为了他的贴身侍卫,就连他洗澡时,也搬个矮榻在外坐候着。
姜恒实在无奈,本可以不必这么紧张。
“您其实只要派人跟着我就可以了。”姜恒说。
项余答道:“姜大人的王子哥哥在替郢国打仗,这是本国该做的,您如果体谅我,平日就稍微注意下安全,不要磕了碰了。”
姜恒笑了起来,洗过澡,在屏风后穿衣服,项余等他穿好里衣后,拿来越服,为他束好外袍,正儿八经道:“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子淼殿下手里还带着兵呢,可惹不起。”
姜恒只觉好笑,郢国上下现在最怕的就是他出事,若有万一,搞不好耿曙还真就要率军回头,把江州给平了。
直到他走进东宫时,太子安的所有谋士都对他恭敬无比,口称“姜大人”,更纷纷起身行礼。
太子安则朝他招手,笑道:“来了,先看看军报,待会儿再一起用晚饭。”
这也太客气了……姜恒心道,但直到他真正接触到军报之时,终于明白了。
因为耿曙在汉中平原只出一千兵马,便攻破了梁国的一万守军!杀敌三千余,俘敌七千人!
这是什么水平?!姜恒看见的时候也震惊了,他只带了一千人作为查探,夤夜遭遇敌军,非但没有退走,反而悍然发动突袭,将梁军赶到嵩河畔,打了第一场毫无悬念的胜仗!
第143章踏夜蹄
军报是宋邹亲笔所写,描述了当夜耿曙只带一千人,如何破开敌阵,将敌人杀得大溃。这等战绩,近百年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能做到,一是昔年梁国的军神重闻,死于他们的父亲耿渊之手。
二是代国的前任国君李宏,败于耿曙之手。
“哦,”姜恒淡淡道,“比以前更能打了。”
太子安说:“我们的水军已逆流而上,进入遥河水域了。十天之后,就能与他会合。”
“我不希望杀太多的人,”姜恒说,“打起仗来,死的都是无辜百姓。”
“那是自然,”太子安说,“夺一座空城,对我们而言也没有用。”
姜恒数年前路过照水,对洪水泛滥时的景象仍记忆犹新,战乱一起,于心何忍?但事实上郢国不打,雍国也会打,若让汁琮侵占,放任人屠城劫掠,不如由耿曙先动手,将其拿下,尚可保护城中百姓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