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女领主 第160节(2 / 2)

这样的限制下,且不说增加了多少成本,又少挣了多少,光是留下一条明显的把柄,这就是个问题了。这个把柄平常的时候或许没事,但当国王想要做文章的时候,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王室要分红其实也是可以谈的,只不过比例还有的说……而这对王室来说,就是什么都不要做,光给一个‘特许’就能挣钱的路子了!

就这样,‘彩票’作为一个新事物,却在这个保守的、一切变化总是那么缓慢的时代,以一种相对来说快的惊人的速度传播开。还是那句话,‘财帛动人心’,有钱的话,大家的动力都是很足的。这既包括王领这边,也包括王领之外其他地方,显然诸侯们也都对彩票这种没什么成本,还旱涝保收的新收入有兴趣极了。

彩票开始的第一个月不算,这时候只有西岱在做彩票(在此期间,也为铺开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第二个月就有了新的做彩票的城市。而等到第三个月、第四个月,这块收入就很成规模了……事实上,有统计价值的多城彩票收入报表,就是在第四个月结束后送到路易莎这儿的。

“殿下,这就是彩票房总结出来的上个月的收入报表。”彩票房的负责人送来了报表。报表也算是路易莎弄出来的新东西吧,她要求送到自己面前的账册都汇总成表格的形式。她觉得这样更清爽简单,便于阅读。

她会这样觉得,其他人当然也这样觉得。像巴尔扎克伯爵、纪尧姆,有机会接触到她这一套的,也都要求手下的人这样做了。

路易莎点了点头,就低头看起了报表。往常这种报表并不是直接交给她的,也不用她看这么仔细。一般都是以吉娜为首的秘书们查阅检查,给到她手上的时候,就是抽查和看结果了。不过到底是新开的项目,万事开头难,还是看的比较紧的,所以也放了更多心思。

路易莎看完了报表,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满意的,就上个月的收入就有两千镑呢!这可比预计的要高不少——当然,之前做预计的时候,预计一年也才一万镑左右,不过那是没有算王领之外的彩票收入。现在又多了瓦松诸侯们的‘加盟费’,也该多一些的。

而且这还不是‘巅峰’,现在王领是铺开的差不多了,但有的城市还没有到彩票销售应有的额度,这一点参考先行城市就知道了。另外,诸侯们的领地则要慢一步,有的诸侯领地甚至还没有做彩票呢!更别说已经做彩票的,也才开始卖彩票,拿分红也不能拿多少。

真要算的话,今后稳定在一个月三千镑,或者接近三千镑,这应该是不难的——这笔钱算是解了路易莎的燃眉之急了,不管是修新王宫、王都新区的缺口,还是纪尧姆打了胜仗后,要支付的一些账款,都有来处了。

是的,彩票赚的钱是细水长流,不过有这笔钱做担保,账也可以不用发愁慢慢付了。这个时候本来就是这样,国家级别的大账单,也没有一次性付清的道理。就算有钱,也很少有王室会一次性付清,为的就是拖延账期,多占一些便宜。

——没错,纪尧姆打了胜仗了,之前才开始弄彩票时,西南边境上就已经剑拔弩张了,瓦松和巴伦都陈兵在两国之间,几个堪称缓冲区的小国成了战场……

最后也确实打了一场,最新消息是纪尧姆赢得了战争胜利,已经准备回来了。算时间的话,如果足够快,他还是能赶上弗朗索瓦和艾莉西亚的婚礼的。

第226章 穿越中世纪226

在一些人的期待中, 纪尧姆快马加鞭,还是赶上了弗朗索瓦和艾莉西亚的婚礼——其实他回到西岱时,婚礼已经进入前置状态了。就像当初他和路易莎的婚礼, 正式婚礼前都是有一些程序和仪式要走的。

因为主持弗朗索瓦和艾莉西亚婚礼的‘第一人’是安娜王太后,所以路易莎表面上忙(毕竟她是王后,王国之中最尊贵的女人,也是王宫真正的女主人, 这种王室大事,全程站台是最基本的), 却还是能抽出时间去迎接纪尧姆。

纪尧姆这一次也是打了胜仗归来, 虽说因为马上要进行的盛大婚礼,庆祝胜利的仪式都显得逊色了几分。但凯旋仪式还是要有的,路易莎作为王后和妻子,离开王都迎接凯旋而归的丈夫也合情合理。

路易莎倒也没走多远,从西岱出发,她选择了西岱以南, 行程两天的一座小城迎接纪尧姆。她不只是要在这座小城迎接纪尧姆他们,也是要在这里举行凯旋仪式——这里本身也是西岱的南部堡垒之一,是以军事堡寨发展起来的城市,曾经不止一次举行过类似的仪式,是十分合适的。

至于说为什么不在西岱举行,这其实是纪尧姆的主意,路易莎反而无所谓。

纪尧姆务实归务实,却也不是对军事以外的事一窍不通, 他当然也知道同父异母的弟弟要和表妹在西岱举行婚礼。这段时间,西岱已经成了一个即将举行王室婚礼的样子了……这时候再举办凯旋仪式,凯旋仪式的主人公还不是婚礼的主角之一, 那无疑会打破婚礼的氛围。

甚至立刻掩盖了婚礼的光芒,让婚礼本身都成为凯旋仪式的一部分,显得可有可无起来。

或许一般的国王不会如此‘体贴’,为同父异母的弟弟,以及一个表妹的婚礼‘退让’。以至于让自己的凯旋仪式,对于一个君主,一个统帅,一个骑士,往往极其重要的时刻,变得没那么好……但纪尧姆真的不在意一次凯旋庆祝。

说他傲慢也好,他确实是因为战无不胜的过往,对凯旋仪式‘无所谓’了。他不认为一次凯旋庆祝有什么特别的,没必要为了凯旋庆祝的尽善尽美,就让异母弟弟和表妹的婚礼显得不伦不类。

这倒不是说他多爱护弗朗索瓦这个弟弟,以及艾莉西亚这个表妹,他们甚至不太熟悉,没怎么打过交道。只是,他没有将对安娜王太后的反感波及到她的儿女身上,而没有这重恩怨后,他就有了身为兄长和国王的责任感。

身为兄长,身为国王,获得了最高的地位,最多的实际利益,那么对下肯定也是有责任的。一些在他们看来无关紧要的地方,稍微让一让也是应该的——只不过,不是所有国王都会把宣示胜利与权威的机会看得无关紧要,而恰好纪尧姆实在为胜利女神青睐,所以有这个底气。

“……是今天来吗?确定吗?”

“对,就是今天,陛下派出的骑士昨天不是到了吗?确定今天一定能抵达……所以才要这么早起来准备迎接啊。”

路易莎抵达迎接的小城后,第二天就见到了纪尧姆那边打前哨的骑士。于是几乎不能休息,立刻准备起了这场时间上着实不充裕的迎接与凯旋仪式。好在本来就是打算从简的,所以在路易莎和她能干的帮手主持下,倒也准备出了不甚盛大豪华,但井然有序,让人挑不出毛病的迎接与凯旋庆典。

也因此,迎接当天是非常忙乱的,又忙又乱。不只是其他人这样,路易莎也是。她得一边随时听下属的汇报,并给一些临时情况下命令,一边梳妆打扮——这不只是为了见自己半年多没见面的丈夫,也是为了向民众展示王室形象。

这一点西方和华夏倒是很不一样,在华夏的话,王室成员,尤其是皇帝、皇后这一级别,肯定是特别神秘的。所谓显示在外的,一般是盛大的排场、繁琐的礼仪,以此确定等级与尊贵。而西方,一般有为君主都特别会经营个人形象,据说‘时尚’也是因此而来。

历史上很多这样的例子,随口都能举出来,伊丽莎白一世、太阳王路易十四……

这当然不是君主们的独创,身份地位高的人都有这个倾向,通过表现在外的形象‘超凡脱俗’,以此显示、巩固自身的权威与优越。

路易莎对着穿衣镜中的自己,随着自己转动半圈,镜子里的人也转动半圈——对盛装向民众展示王室形象这一点,她既喜欢,又烦恼。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很少有女人会不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吧?烦恼就更简单了,这样的盛装可是很辛苦的!

这一点,古代现代没什么不同,完美符合那句‘美丽即折磨’。或许日常中也有舒适又美丽的选择,但盛大场合的美丽,不必怀疑,绝对是辛苦非常的。

就这样,路易莎还得庆幸,此时的西方还没有后来如紧身内衣之类的玩意儿。至于说有毒的化妆品,如铅粉之类,日常她不用,而要应付一些大场合,从随身超市里拿‘存货’就好了。用的不多的话,这些化妆品之类,哪怕不是超市里的商品,只是她自己和上辈子姑姑的留存,也够用了。

今天就是这样的大场合,她难得化了全妆——她这辈子的身体的确是真正的天生丽质,但只要是人类,再天生丽质也会有瑕疵,化妆品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当她难得化好全妆后,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真是自己也觉得不真实。

她觉得如果是这张脸,在上辈子的话,混好莱坞也能捞个顶级花瓶当当了。主要是,这真是一张很适合上镜的脸,五官的存在感很强,就像是镶嵌上去的一样。有的人看真人也很漂亮,也不是五官不够立体,但上镜就是平淡,原因就是没有这种镶嵌感……

“殿下,您今天实在是太美了!”侍女们低低赞叹着,既是真心,也是奉承地道:“陛下见到您,也一定会立刻被迷住!”

路易莎今天穿了一件鲜红色的拖裾礼服,鲜红光滑的丝绸上以银线刺绣出细密的花纹,然后又缝缀了小珍珠和珊瑚珠,显得华丽而不至于繁琐——虽然以此时的审美来说,繁琐是一个绝对的褒义词,但在路易莎这里,这就是个贬义略大于褒义的词了。

这件礼服造型比较别致的地方是领子,按照路易莎的指点,裁缝做了一圈立起来的、有些夸张的领子。很像历史题材剧里,伊丽莎白一世穿的礼服上常见的那种,仿佛是孔雀开屏的造型,只不过路易莎这个没有那么夸张。向外向上的领子翻起,最高处也只到她的耳朵尖处。

而除了这个领子,领口反而开的并不小(至少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说是这样),向下露出了锁骨。

这很好地衬托出了路易莎的项链,她今天戴的是一条长珍珠项链。非常长,即使叠戴成两圈,第一圈的长度都略超过锁骨了,第二圈也能垂到肚脐的位置——这个叠戴也是很有讲究的,颗颗滚圆晶莹的大珍珠串成这么长的项链,奢华在无言之中流露,只需要这一件首饰就足以压轴。另外,还显得路易莎的脖颈修长纤细,身材苗条。

不过她今天的压轴首饰其实不是这条珍珠项链,而是王冠、耳环、戒指、胸针四件套的红宝石首饰。

两块大红宝石制成的长方形胸针就别在路易莎衣襟正中的位置,这个胸针其实没什么设计,就是两块红宝石一上一下,以金子做拖,活扣相连,宝石周边有一圈不算大的金累丝做装饰而已。但因为宝石足够大、品质足够好,而且两块宝石几乎一模一样,这样就足够了——这枚胸针还挺有名的,被称为‘红宝石兄弟胸针’。

与之相比,耳环和戒指就逊色不少了,宝石要小得多。不过说是小也是相对‘红宝石兄弟’来说,分量对耳环和戒指来说也足够了,再加上品质比‘红宝石兄弟’只高不低,鲜红如血的颜色映衬路易莎的皮肤更加雪白,所以也很难得了。

最后就是冠冕了,这顶冠冕很有趣,是一顶非常轻巧的王冠。此时的主流王冠虽然有轻巧化的趋势,但更多是‘哥特建筑化’,由原本的沉重堂皇变得有哥特式建筑那种向上、升腾、尖锐的风格。而且镶嵌王冠用的宝石,尤其是主石,依旧是有多大就镶多大。

而路易莎这顶王冠,它是用粗金丝折成了一个花环的样子,然后想办法加珠宝。主要是小珍珠和水滴形、椭圆形的白钻,它们用焊接等方式接在了‘花环’上,如同叶子和果实。主石倒是用了比较大的红宝石、珍珠和白钻,但也就是相对这顶王冠上那些小珍珠、小钻石罢了,依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