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2)

姜樾之点头:“是啊,所以殿下知道为何陆将军对臣妾格外关照了么?”

祁晔言辞恳切:“之前是孤疑心过重。”

祁晔最近越发奇怪,姜樾之感觉浑身不自在,不由得又离他远些。

他温言软语的样子,不由得让她想起当初他们在栖临殿相互依靠的时候。虽然也没几日,但都是失去阿娘的可怜孩子,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姜樾之脑海中闪过什么,连忙拉住对方的衣袖:“殿下,您的生母是何年离世的?”

“承祐八年。”提到这个,祁晔有些不悦,但还是回答了她。

姜樾之瞳孔微微睁大:“原来如此啊。”

她曾经怀疑过,李贵人的死与皇后有关,只是苦无证据。连同她阿娘的脉案一起缺失的,还有承祐八年的一份,恐怕就是那位李贵人了。

“李贵人是如何……”

“久病不愈,咳疾而亡。”

身为皇后,不动声色要一个小小贵人的命容易得很。

“那殿下可有想过,其中会不会有人动了手脚?”

祁晔紧蹙眉头:“母妃自我记事起便一直生着病,每日一口参汤吊着命。宫人都说,死了也是一种解脱。”

“咳疾罢了,太医署怎会个个束手无策,除非有人受了指使……”

祁晔猛敲了一下桌子:“你不能因为自己同皇后有仇,便想来拉拢孤替你出气。”

姜樾之睨他一眼:“臣妾也没说是皇后娘娘,殿下自个说出来了,怕是心中早有猜测罢了。”

“你——”

被说中了心事,祁晔显得有几分气急败坏。

“您如今已是太子,事情真伪一查便知,可您却犹犹豫豫,是不是担心姜家给你的一切会成为泡影。”

姜樾之接着道:“殿下有意疏远姜家,其中恐怕也有生母的原因在。臣妾之前就同殿下说过,你我之间可以合作,都该为逝者要一个公道。”

祁晔像是把她的话听进去了,一言不发地离开了月棠宫。

姜樾之看着渐渐沉下的天色,心中泛起一阵一阵涟漪,或许她已经想到了未来最坏的结果会是个什么样子。

柳时暮此时带着一人来到跟前,姜樾之起初并不在意,只听到南星在身后惊呼了一声,才抬眼看向那人。

这一眼,亦是让她瞠目结舌。

“你,扶风?”

身着太监服制的扶风全然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魅惑勾人,身上带着颓靡之色,恭敬磕头:“奴才参见太子妃娘娘。”

姜樾之看向柳时暮,

似乎用眼神问询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柳时暮只无奈地摇摇头。

姜樾之:“既是林公公带来的人,日后便跟着林公公好好学着。”

“是。”

姜樾之又看向南星,这丫头的眼睛快要贴在对方身上了。

姜樾之轻咳一声:“南星,由你带下去安置吧。”

南星的脚步十分沉重,一言不发地往前走。

扶风默默跟在她身后,二人就此沉默。

两人的身影消失后,姜樾之才问道:“他这是怎么回事?”

“一言难尽。”柳时暮长长叹出一口气,“我寻到他时,他就一言不发。只是听司主说他耗尽家财为自己赎身,只是为了进宫做公公。自打我回宫后便一直在各宫找人,直到在马房找到他。”

姜樾之十分感慨:“看样子,是被折磨得狠了。”

柳时暮:“你说,他是为了谁,做这种蠢事?”

二人齐齐将目光转移到方才他们离开的方向,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第113章 真相真相到底重不重要?

盛京忽然有传言,当年梁王谋反一事另有隐情。但诸多证据件件指向他通敌卖国,百口莫辩下只能留下一封血书,以示自己的冤屈。

此传言一出,不少当年追捧梁王的文人墨客,酒后诗兴大发,为其作诗作词,张贴在盛京最热闹的酒楼之中。

一时间,为梁王叫屈的队伍越发庞大。朝中官员想要将此事掩盖,谁料根本瞒不住。

孝渊帝很快便得知了此事,龙颜大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