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佛门的大局,大小九州(2 / 2)

而四大部洲,便直面四方大天。

盘天当中,每一个主体势力,都主持一个部洲,都直面一方大天。

这般的分化和设计,当初那位主持鲸吞吠陀大天计策的昊天大天尊,他的谋划,他的打算,可想而知。

那是从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在鲸吞了吠陀大天过后,同时面对四方大天的准备!

恍惚之间,释迦牟尼便又想起了一个小道消息。

那是一个不知道谁传出来的,只在极少数大神通者之间流传的小道消息。

一个所有人因为莫测的方式而听到了那消息过后,都丝毫不敢宣之于人,连问都不敢去问的小道消息。

中域,那天地的腹心,那自古以来的地方,被分为九州,以九鼎镇之。

但那中域的九州,被称为小九州。

而在小九州之外,还有一个大九州。

小九州就不提了——看看如今天地之间的局势。

中域——四大部洲——四方大天。

这般的局势之下,释迦牟尼若是都看不出来那大九州意味着什么,他还不如死了算了。

释迦牟尼可以确定,若那大九州的计划存在,那么,这计划,必定是当初昊天大天尊还在位的时候所埋下的伏笔。

而想要完成这大九州的计划,便意味着,道家玄门,佛门,妖族,人族,这分别执掌四大部洲的力量,都必须要变得纯粹。

如此,才有向四方大天地进发的可能。

再加上如今玉皇所推动的这场前所未有的杀劫,四方大天地的强者,纷纷踏进盘天的棋局当中……

这般的情况下,盘天的力量,以四大部洲为根基,向域外进发的基础,已经有了!

“时不我待啊。”释迦牟尼的心头,微微叹了口气。

纵观天地四方。

东胜神洲的力量,相当之纯粹,若是要动,随时都能动。

而北俱芦洲,早就有一个混沌海,勾连混沌甚至于勾连四方大天。

域外的强者,甚至于那开天辟地,都不止一次的,试图通过混沌海来影响盘天的局势——那无论是最早的匈奴,还是如今的突厥等等异人族,追根溯源的话,都能追究到那北俱芦洲的混沌海上。

而南赡部洲更加不用提了!

南赡部洲的妖族,早就在牛魔王的带领之下踏进了南方大天,与南方大天不分彼此。

那大九州的计划若真的存在,那四方天地的攻略若真的存在,那么南赡部洲,便早就已经是取得了那计划当中最大的先手。

反观西牛贺洲……佛门内部,到现在都还不曾平定。

那诸佛的意志,到现在,都还不曾统一。

空有着天地之间数量最多的大罗,可到现在为止,佛门的力量,都在内部的种种牵绊之间,难以彻底的彰显出来。

这样的情况下,若那大九州的计划,真的铺开来,那么佛门,非但不能成为这大九州计划的一个支柱,反而会成为这大九州计划的拖累。

到那个时候,佛门在这天地之间,便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那个时候,佛门便也不可能存在于天地之间。

这是释迦牟尼绝对不可能接受,也绝对无法容忍的事。

毕竟,他是佛门的现在佛祖——若是在他这位现在佛祖的带领下,佛门变成这个鬼样子,在天地之间一无是处,甚至于成为天地的负累,最终消亡于天地之间的话,他这位现在佛祖,就实在是太过于的丢脸了!

所以,纯澈佛门,刻不容缓!

“放心,我能说服他的。”看着燃灯古佛的脸上,犹自有着犹疑,释迦摩尼便也再度传音。

——对于燃灯古佛的犹疑,他并不奇怪。

毕竟,燃灯古佛和承天秉义大龙神敖丙之间的恩怨纠缠,真的不小。

“既然佛祖有把握说服承天秉义大龙神,那这一局,就这么定了。”燃灯古佛回应着。

然后,在这大雷音寺当中唱喏了一声。

“阿弥陀佛。”

“未来尊者之言,老僧却不敢苟同。”

“如尊者所言,若是触怒承天秉义大龙神,佛门大昌之势,或许会受到影响。”

“但,我佛门大昌,乃是天地之大势。”

“既然是天地之大势,那又岂是承天秉义大龙神一人所能阻挡?”

燃灯古佛摇着头,神色悲悯。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正是我佛慈悲,普度众生之意。”

“亦是我佛门道统之根本。”

“若是依照弥勒尊者之顾忌,担心坏了佛门大昌之势,以至于畏首畏尾,不敢于接纳那放下屠刀之辈,那岂不是坏了我佛门道统之根本。”

“若我佛门大昌之势被坏,便必定是坏于此间!”

燃灯古佛的声音,斩钉截铁。

“是以,老僧认为,财部金阙之间,那诸多的财部天神。”

“若有愿意回头的,我佛门当秉承普度众生之心,为其开那方便之门。”

“诸佛以为然否?”

大雷音寺的当中,鸦雀无声。

三世佛当中的燃灯古佛,旗帜鲜明展现出了自己的态度:要接纳财部金阙的那些财神。

于是,原本就持这样想法的,那些梵之佛陀,以及被梵所影响的佛陀们,顿时也是士气大振。

于是,在那无比的默契之间,佛门的总体决策,便随之定下。

接纳财神。

清算龙族。

参与杀劫。

最终,佛门大昌!

虽然在这决策定下来的时候,有一些梵之佛陀,考虑到了参与杀劫的危险性。

但燃灯古佛一句:这杀劫当中,佛门注定会成为胜利者,那么,在这杀劫当中,难道会有人不给注定的胜利者颜面?

这么一句,便打消了所有人的后顾之忧。

也就在这个时候,持着符召踏进东海的金蝉子,也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