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人间寺庙千万从(1 / 2)

第1005章人间寺庙千万从

“尊法旨!”北极驱邪院的神君们一礼,齐齐而动,各自化作流光,往人间落去。

——不是往西牛贺洲而去。

而是直接往中域人间落下!

看着那些流光,敖丙的嘴角,也不由得抽了抽。

北极驱邪院的每一位神君,他们的信息,都是被隐藏起来的,除却天蓬大元帅之外,天地之间不会有任何人知晓他们的来历。

但如果说有人对天外战场上的某人太过于熟悉的话,那就算是这人踏进了北极驱邪院,他也还是能认出来的。

就比如说,此时的敖丙,就已经认出了这北极驱邪院当中的三人。

一个杨戬。

一个哪吒。

还有一个,来头更大——北极四圣当中的黑煞将军,翊圣元帅!

虽然来的只是一个化身,但敖丙无比的确认,那就是他!

……

中域人间,那是盘天当中最为繁华的地方。

虽然此间被人道所压制,‘仙道不彰’——可这种‘仙道不彰’,是按照比例而言的。

中域人间之外的四大部洲,几乎是所有的生灵,都在追寻超凡之道,故而,‘仙道大彰’。

而相比于四大部洲而言,中域人间的凡人,愿意舍弃一切去追修超凡之道的,连千分之一都没有——这就是所谓的‘仙道不彰’。

可问题是,若是抛开比例,只看数量。

中域人间的凡人——也即是开启了智慧的生灵,其数量,是四大部洲生灵数量的不知道数万甚至于数十万倍!

所以,尽管中域人间‘仙道不彰’,但论及修行者的数量,中域人间的修行者,也依旧是碾压了四大部洲。

基于此,在仙神这个层次当中,人族出身的仙神,亦是有着绝对意义上的数量优势!

包括太乙这个层次!

事实上,若非是成就大罗太难,而在成就了大罗过后,也太难以死去的话,以人族的体量和天生的智慧,这盘天,早就已经是化作了彻彻底底的,属于人族的时代!

就以盘天当前的局势而言,仙道层次的力量,除却大罗这个层次还是人族整体处于劣势之外,在大罗之下,几乎是每一个方方面面,人族都已经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这就是天地主角!

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天庭当中的天规,都在时间的变化之下,一点一点的向着人族的道德准则相靠拢。

那不是天规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偏向——而是那些维系天规的司法之神们,在维系天规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偏向,然后那些司法之神们的个人偏向,汇聚成总体的偏向,以至于天规的整体,都有了要被扭转的样子。

这一点,就算是杨戬出身阐教,有着阐教的支持,都难以阻止——毕竟,在某一个意义上,杨戬自身,也同样是有着人族的血脉。

而他麾下的司法之神,包括敖丙麾下的巡天使者,也都是以人族为主。

也正是如此,虽然盘天分为五大部洲,可中域人间,便是实实在在的,天地的中心!

任何一个仙道势力,无不想着在这中域人间扎下根基——那不仅意味着能参与中域人间的棋局,同时,还意味着,能源源不断的,从这中域人间培养后辈,使得道统能继续扩散。

也正是如此,人皇,人王的存在,才是如此的被人尊崇。

就算是没那么出色的天子,甚至于连天子位格都撑不住的昏君,都依旧是能直面那些顶尖的太乙。

因为,几乎所有的道统,都在人间扎根。

而作为人间的主宰,那人道的君王,就算是位格不够的昏君,也都是能轻而易举的,夷灭一个道统在人间的痕迹!

也正是如此,虽然都说着,人间的事对于人间,可每一次改朝换代的时候,那风波,也依旧是波及整个天地——就算是一个王朝平稳运转,可那些子嗣之间的夺嫡,也同样会影响到天地之间的局势。

佛法,虽然还不曾传道人间,可在人间之地,在唐皇决定要派遣使者往西天求法之前,这人间,同样也有着无数的寺庙,有无数传承佛法的高僧——虽然那个时候,佛法还不是主流,可人族那庞大的基数之下,再怎么不是主流,也依旧是一个无比庞大的规模。

更别提,佛法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凡之法。

若非如此,唐皇在长安城开水陆法会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凑得齐那么多的高僧大德,玄门羽士……

一场水陆法会,将整个长安城中内外,包括皇宫之内的,积蓄了无数万年的魂魄冤孽,尽数超度,那水陆法会的规模有多大,参加这水陆法会的高僧大德,玄门羽士有多么的多,可想而知。

而彼时还没有被唐皇所认可的佛门,能拿得出这么多的高僧大德……那佛门在人间,到底有多少的寺庙,可想而知!

在先前的时候,这些寺庙,都只是半遮半掩的,接近于半隐状态的存在。

可在那水陆法会过后,在那唐皇认可了佛法,并且亲自派遣求法的使者,从长安城出发过后,佛门那些隐藏在人间的寺庙,顿时就齐齐显化出来。

舍利子的光辉之下,那神异,可以说是抬眼即见!

这般的烈火烹油之势下,便是那些去参加科举的书生,都会顺路去附近的佛寺拜一拜,以求祛除厄运等等……

而此时,奉了敖丙的法旨踏出天庭的那些北极驱邪院的神君们,他们便是径直的,往佛门留在人间的这些寺庙而去!

敖丙闭关的那数万年,天规一脉的天神们,不曾和佛门直接对上,也不曾去那些寺庙抢人,但这不代表天规一脉的仙神们,认可了佛门的举动。

——这无数万年以来,那些以遁入佛门的姿态逃脱了罪责的修行者,他们的名单,一直都在天规一脉的仙神手中。

那些佛弟子们,他们是谁?

他们是生,还是死?

他们拜入佛门过后,受的是哪一支佛法?

是谁人为他们行度化之法?

这个名单,一直都在天规一脉的手中。

而在敖丙表现出了要清算佛门的姿态过后,这名单,自然也就显现在了敖丙的面前。

而对于那些受了敖丙法旨,去清算佛门的北极驱邪院的神君而言,他们要做的事,就很简单了!

按着名单,一个一个的杀过去,仅此一二!

若是那触犯天规的仙神已死——则追究其师,若其师已死,便追溯其师之师。

总之,就一个准则:

虽说人死债消,但人死罪不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