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第40节(1 / 2)

等了一会儿,王大娘那头豆沙差不多好了。

因为豆子没提前泡过,所以熬豆沙费时,好多豆子皮都没去干净,若是时间足够,王大娘能熬出更细腻的豆沙来,“样子不好看,不然今晚泡豆子,明儿再做一锅?”

崔如英道:“这就已经很好了,瞧着就好吃,我尝着来放糖吧。”

有麻薯,豆沙若是过甜这点心就腻了,恰到好处最好。

豆沙里崔如英也放了些猪油,好更细腻,不然太散不容易成团。

她先试了试,一个咸蛋黄外包一层红豆沙,再来一层麻薯,先包了一个,就知道后头每个用多大的豆沙和麻薯球了。

赵大娘那头酥皮儿也快差不多了,崔如英就赶紧把豆沙麻薯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分好之后揉成球,留着一会儿用。

等赵大娘做好酥皮,二人也在一旁看崔如英怎么包。

蛋黄包进豆沙中,豆沙包进麻薯里,最后裹上一层酥皮儿,这点心算是成了一半儿。

一个蛋黄酥做好,赵大娘还在一旁感叹:“我这做了这么多年点心,还头一次见到这么精巧的,样子也好看,你看这圆滚滚的,多喜人。”

崔如英道:“大娘谬赞了,我胡乱做的,哪里比得上大娘的手艺。再说这酥皮还是你做的呢,这点心有大娘大半功劳。”

赵大娘笑着说哪里哪里,崔如英道:“大娘手艺好,还得让大娘把这上面再刷层蛋液撒上点儿芝麻,烤出来颜色就更好看了,我没用过炉子,这点心也是听别人说的,还是得您来。”

赵大娘对这个还有几分把握,“成,就交给我吧。”

蛋黄酥这一共做了十五个,赵大娘全给放进烤炉中了,她是做过别的点心的,看着火不会给烤糊了。

这是崔如英给的方子,做好之后六个送进正屋给三娘子吃,六个给崔如英拿去,剩下三个她们总得尝尝味道,这点心看着稀罕。

这是头一次做,赵大娘二人也好奇这是什么味道。若是好吃,日后多做些。崔家大约是不好做这些,不过二人就算知道怎么做也只在燕归堂做。

对这个,崔如英放心。

蛋黄酥已经送入烤炉,等着就是了。做这个委实费时间,比包子焖面耗时久多了。

从小厨房出去,许娘子也醒了,得知女儿去小厨房帮忙,她也欣慰,毕竟读书承了大恩情,得回报一二。

崔如英没敢说是自己想吃,上回带回去咸口点心,她还和二丫说着呢,咸甜口的点心也好吃。

许娘子到了时辰就去看孩子了,过两日就该她白日看了。

有丫鬟,白日看的多一会儿,轮换也方便。

崔如英出去看了看,外面有浓郁的香味儿,香甜香甜的。

估摸着时辰,小厨房的蛋黄酥已经烤好了,但正热着总不能端出去,不能烫了主子。

晾凉就花了不少时间,这终于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都这个时辰了,崔如英想着今儿崔大山应该不过来了,就等着吃饭。不出意料的话,今儿肯定有蛋黄酥。

很快丫鬟过来送饭,今儿晚饭是炒菜,米饭一碗,一盅鲫鱼汤,还有红烧排骨、羊肉炖萝卜、花菇鸭掌和干炒草菇。

四菜一汤,点心正是下午蛋黄酥,一盘里面有六个。

田娘子也在,崔如英就分了两个给她。田娘子还挺不好意思,推辞了半天才收下。

其实最开始看三娘子给崔家丫头吃食,她是不太好受,可是自己总能吃到,现在又不好意思了。

崔如英送了东西,正准备坐下吃饭,李嬷嬷又进来了,“崔小娘子,你爹在侯府门口,说是有事找你。”

崔如英筷子拿起来又放下了,准是铺子的事儿。

第三十六章 加更

李嬷嬷把话传到了就走了。

崔如英刚想出去,又看见桌上的蛋黄酥,自己留了两块,拿油纸包了两块,还有昨儿没吃完的琥珀核桃和芝麻南糖,也都包在了里面。

东西装好,这才急急忙忙往外跑。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天也一日比一日长。这个时辰天刚擦黑,侯府各处都亮着灯,倒是不显昏暗。

丫鬟小厮进进出出忙忙了碌,崔如英人不大点儿,揣着油纸包一路跑到门口。

快到时远远看见一大一小两道黑影在门房站着,大的旁边还竖着个黑长条,估计是扁担。

再走近些,正是崔大山和二丫,崔如英脚步又快了几分。

崔大山一直往府内张望,他们是外人,只能在这儿等着,时间久了就等不及。

远远看女儿过来了,崔大山忍不住往前走了两步,“慢点儿,别跑。”

二丫见妹妹来,脸上露出个笑。

她是头一回来侯府,还有些紧张,紧紧跟着崔大山站着。

站在这儿,不禁想这门真大,也真气派,门匾下挂着那么大的红灯笼,连灯笼都这样好看。

崔如英还是快走几步,道:“爹,二姐,你们怎么这会儿过来了,是不是有好消息?”

崔大山点点头,“铺子的事定下来了,每个月便宜了一百五十文,我看跟你说的差不多,就直接定了。押金是一个月的租金,若是咱们这头不想租了,押金不给退。文书你大哥看过了,没啥事儿。除了这个还给了掮客五钱银子,说是东家也给,问过你婶子,说掮客就是靠这个赚钱,我也就给了。”

做成一单生意,拿的钱可不少。

租房子是不用交契税的,若是买房子得交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