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第113节(2 / 2)

二丫洗干净手,用手拿着吃,咬这个一口说好吃,咬那个一口也说好吃,吃哪个都觉得好吃。

崔如英无奈道:“姐呀,你这都说好吃,到底哪个最好?”

二丫看看妹妹,苦恼道:“我分不太出来呀。”

她是真觉得好吃,这个豆腐特别软,包子皮也软,虽然辣,却是香辣,没到辣得人不舒服的地步,吃着是正正好。

豆腐怎么能这么好吃,好软呀!

真的,每一个都可好吃了。

她本来想着中午吃的酸汤鱼里面的豆腐就足够好吃了,可是还有更好吃。

二丫本来不饿,但还是把三个一半的包子都给吃了,还没让辣油流出来,“是真的,都好吃!”

说完,还打了个嗝儿。

崔如英尝了尝,有的不那么辣,有的不那么咸,得细细品尝才能察觉出来,大口吃的确没区别。

一会儿等赵掌柜他们来了再尝尝,若是尝不出来,那就看成本,哪个低选哪个。

第九十六章 临近中秋

虽然一个包子里的调料是少的,也没多少钱,可做得多了就显出来了。

既然味道大差不差,那肯定是用调料最少的本钱低。

她端出去给别人尝尝。

四郎五郎就不说了,无脑吹,李丰收和刘婶儿也没尝出什么来,崔大山也是,还问这几个有啥区别,“咋还包不一样的?”

崔如英打算等赵掌柜过来再看看。

赵掌柜今儿来得也早,他娘子还说,回回去那么早,都快把铺子当家了。

赵掌柜道:“人崔老板仁义,铺子伙食比在家里吃得还好,我去铺子还省着惹你心烦,多好。”

今儿下午说好了试菜,他得早点儿过去。

赵掌柜娘子也没法反驳,因为赵掌柜说的是实话,来铺子干活这几个月,人都胖了一圈。

以往嘴馋还会出去买点儿吃的下酒,如今用不着,钱全带回来,如此她也就不便说什么了。

到了铺子,赵掌柜发现自己还不是来得最早的,刘婶儿要做包子,比他早,李丰收不回家,也比他早。

他们已经吃上了!

崔如英端出来包子,招呼赵掌柜,“赵叔你也来尝尝,他们都说尝不出哪个更好吃。”

赵掌柜看着,这包子是真好看呀,馅儿的颜色也好看,“我来试试。”

这东西的确是不好分辨,三个一半的,看着样子还不一样,赵掌柜去洗了手,捏起来半个两口咬完,眼睛一亮。

再咬别的,眼睛又是一亮,跟二丫的神色反应一模一样。

崔如英期待道:“哪个更好吃呀?”

赵掌柜说道:“那个花边的好吃,够味儿,饺子形状这个也不错,还有没褶儿的,也挺好吃。茄子的也都好吃,反正是差不多,其实一般人也吃不出来,这个豆腐包子辣,够味儿入口软软的。茄子的水嫩多汁,这茄子买得是正好。”

崔如英笑了笑,“既然如此,那就选成本少的那个,先让我二姐做着,顺便教了刘婶儿,这几日可以给客人送些尝尝,送的别包太大了。”

包子铺子,并非那种大酒楼,味道上好吃就行,并非人人都有老饕的舌头,没太多讲究。

鱼汤下午没功夫做,以后再说吧,天还没太冷,不着急。

还有三天就中秋了,这三天可以送点包子,崔如英这几天就不回来了,今天早点回去做月饼,回油三天,正好。

这事儿她没忘,想着呢。

赵掌柜觉得这样也行,刘婶儿本是出来凑热闹,因为里面二丫在拌馅儿,还没备好,听完她愣了愣神,道:“我也学着做呀。”

崔如英说道:“铺子里东西多,婶子也学两样帮忙分担着吧。”

厨房不算大,人多也忙活不开,崔大山是男人,在里面一大个,来来往往容易碰到,也挤得慌。

刘婶儿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半响,她道:“这,行!婶子好好学,肯定能做好的。”

这让她做包子了,也是信她,她好好学好好做,绝不能有坏心思。

崔如英笑了笑,“婶子手艺好,做出来的包子肯定好吃。”

没啥事儿,崔如英就回侯府了,她带了包子,给楚玉珠几个,给陆云蓁几个。

也尝尝新的口味。

回到侯府时辰还早,太阳还没落山呢,崔如英把包子交给锦月,就去二房找楚玉珠了,楚玉珠啃了俩包子,不住夸好吃,又听要做月饼,人都活蹦起来,“那好呀,我备什么。”

燕归堂小厨房的东西是陆云蓁的,总不能拿那些做,她出方子楚玉珠出东西,这样也成。

崔如英说道:“准备点儿咸鸭蛋、面粉、猪油,莲子有吗,还要莲子红枣核桃……”

崔如英说了一大串,楚玉珠听两个忘两个,赶紧说道:“等会儿等会儿,我拿笔写下来,没有的让丫鬟去买。”

崔如英点点头,“等月饼做好了给先生送去,正好过中秋了,我们亲手做的月饼肯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