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2)
江牧野摇头。
“你外公家的那副字,应该是这石壁刻字的简化版。”李琀示意江牧野看向石壁,指着上面的字逐一解释,“最开始这里, 写着堰州有妖, 处北方, 故曰玄,披甲,故而曰武。”
“又玄又武?”江牧野顿了顿, “这不就是玄武吗?四大神兽之一?跟什么青龙白虎齐名的那个?”
“对, 按照这些文字的意思,堰州突然出现的妖怪就是玄武,玄武又名执明, 你说那个祭祀仪式叫执明会,也算是佐证。”李琀解释了几句,面露疑惑,“只是玄武是神兽,不应该吃人才对,不知道这只玄武是怎么回事,出现在堰州后吃了很多人,直到有个姓崔的年轻人出现,造了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石头陷阱。”
中间的内容和江牧野知道的大差不差,只不过更详尽记录了献祭之后崔姓青年和玄武谈情说爱的过程,算是把江牧野先前在壁画上看见的谈天说地、看星星看月亮文字话了,根据李琀转述,这过程还算是温情脉脉,哪怕谈完恋爱回到石室,崔姓青年都没展露出对玄武不满,更没起杀心。
直到有一天,崔姓青年“知受欺于玄武,大怒”,才有了后续使用杀手锏,将玄武剥壳暴晒,钉尸于棺。
江牧野原本以为这个“欺”是欺负的意思,李琀却摇头,表示前面还有个“知”,如果只是“受欺于”,那应该是被欺负,但加了个知,更大的可能是“被欺骗”,崔姓青年某天知道了自己被玄武欺骗,于是大怒,起了杀心。
“古文果然是难啊。”江牧野忍不住感慨,“这得是多大的欺骗,才能起杀心?”
“就算真是很大的欺骗,就应该起杀心么?”李琀皱眉,声音冷下去,“如果仅仅因为被欺骗就起了杀心,那之前的谈天说地、海誓山盟又算什么?”
这个问题比古文还难,江牧野回答不了,不过江牧野记得外公曾经总结过,说这幅字的主旨就八个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可能是发现玄武不是人,是非我族类?”江牧野说完,又摇摇头,自己否定了自己,“不对啊,崔姓青年就是奔着斩妖除魔来的,祭祀也是他想出来的主意,不可能不知道玄武不是人。”
可惜,石壁上并没写具体怎么被欺骗的,只写了崔姓青年将玄武剥壳暴晒,钉尸于棺后,将棺椁葬于此处。可能是死状惨烈的关系,自此以后堰州怨气环绕,寸草不生。多年后,崔姓青年游历回堰州,娶妻生子定居下来,为改变堰州这种情况,他便将当初的祭祀仪式流传下去,起名执明会,每年举行一次,以息玄武之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