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2 / 2)
且一回来,便是直接抵达了这青云寺。
因着这几日的事情,眼下谁人不知道青云寺里住着谁。
洪明突然出现在此处,必定不是个巧合。
更为重要的是……
来往的官员大多数都在看洪明,却有少部分几人,目光落在了洪明身后的那几人身上。
王瑞平先是皱眉,随后轻声同旁边的人道:“洪老身边的那人,我怎么看着有些眼熟,似是在哪里见过一般。”
他这般一说,也有人注意到了那几个人,且都跟他有着同样的感觉。
李侍郎先是一顿,反应过来后,满眼惊异之色,随后低声道:“这些人,似乎是从前先帝身边的宫人!”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前边一直静站着没有动作的洪明,突然出声道:“老朽洪明,携先帝宫人,求见太后娘娘。”
他神色沉肃,犹带着几分悲愤,高声道:“周太妃乃先帝救命恩人,还请太后娘娘开恩,放过太妃!”
第65章 接回宫中
放过太妃四个字一出,整个青云寺的气氛都变了。
那些个闻讯赶来的官员们面面相觑,皆是被洪明这番话惊到了。
他虽以致仕,可从前在官场上名望颇高,他的话便是到了如今,也是极具份量的。
当初洪明在先帝大权在握时离开了权力中心,很多人私底下都有过猜测,觉得他是不想要跟太后一脉的魏家相争。
毕竟他已年迈,又膝下无子。
先帝登基后,魏家作为外戚,理应更受重用才是。
而如今的魏家权势,可远胜于当年。
他明知如此,却还是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
莫非,这其中当真有内情?
当着所有人的面,洪明沉声道:“此前,先帝还是恒王时,在京中不受重视,太上皇偏疼誉王,还一度想要越过先帝,立誉王为太子。”
他口中的太上皇,便是淮康帝。
只是身为臣子,不能直呼其名号。
这段往事,在场的不少官员也都是知晓的。
淮康帝子嗣众多,先帝虽是中宫嫡出,却始终不得宠爱。
后续先帝能够杀出重围登上了帝位,只怕是许多人都想象不到的。
“此后,誉王结党营私,且在宫中肆意安插眼线,声势尤为浩大,朝中誉王一派,更是数次为他请立储君。”
“可先帝乃是中宫嫡出,按制按理都不当越过先帝,改立誉王。”
“立储之事不顺,誉王便对先帝起了杀心。”
淮康帝时,储君争夺确实尤其激烈。
即便过了多年,此时被洪明提及起来,那些事情仍旧历历在目。
先帝登基后,早给这些人和事定了罪,其中,又属誉王获罪最多,和其有关的官员,后续皆是遭到了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