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2 / 2)

所谓的镇北军叛逃一说,不过只是当时裴桓见势不对,誉王死于宫中,怕皇帝和当初还是恒王的先帝清算,才弄出来的遮盖之法。

他为了能够脱罪,推说镇北军中出了叛徒,还主动上缴了誉王谋逆的多项证据,以此才保住了性命。

实际上真正主导在党争中站队的人,也有他们父子。

只是誉王确实有些收买人心的手段,所以才会在镇北军中有着极大的威名。

事情一出,裴济西以清缴叛徒的名义,活捉了几名当年跟誉王来往过密的其余几名将领,才保住了他们父子的性命。

镇北军人数众多,涉案的将领大部分已经伏诛,只留下了这父子两人,他们明面上有功,淮康帝也不想再追究下去,恒王便废掉了裴桓的腿。

可笑的是,这么多年间,裴桓只怕一直觉得自己没输。

他做出这些事,拼命掩盖,实际上心里一清二楚。

誉王谋逆之后,镇北侯府是这辈子都无法在大梁翻出浪花来了。

谈墨冷眼看着他,道:“你能在京中苟延残喘这么多年,都是皇上开恩!”

“你以为是你遭受打压,实际上是先帝、淮康帝顾念着七万多条无辜性命,不欲深究。”

“镇北军上下应当感念的,是先帝!是淮康帝。而不是你这个一次次因着自己的私心,而将镇北军裹挟到了危险边缘的卖国贼!”

“镇北军绝不可能为了你,而叛国出卖自己的国家!”

谈墨直接断绝了裴桓心中的任何一点可能,轻挥手,高声道:“来人,将这些通敌叛国的贼人拿下,押送京中,等候皇上处决!”

“是!”

入夜之后,京中四处戒严。

早朝结束之后,所有的臣子都没有离开,而是一直守在了宫中。

镇北侯府通敌叛国的事情太大,主要是涉及背后的镇北军。

方运率领一干将领追出去这么久,却始终没有消息传出,时间一点点流逝,议事殿内的大臣神色越发冷沉。

至傍晚时分,终于是有消息传到了宫中。

瞧见京畿营的将士脚步匆匆地进了大殿内,在场的许多人一颗心皆是高高提了起来。

魏太后精力不济,在早朝结束后回到了宫中休憩,这会得了消息,已重新梳妆坐到了殿上。

“启禀皇上、太后娘娘,叛臣裴桓、裴济西及数位将领已被镇北军抓捕归案。”

朝上先是一顿,随后整个大殿内都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