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2 / 2)
顾安仲入兵部后,虽也有提拔谢家的官员入内,但这些官员入兵部时间较短,掌握的东西有限。
兵部的行事动向,主要还是依据顾安仲的想法来进行定夺。
顾安仲不在兵部,这个职权,便会暂时落到罗明正的手中。
而施元夕要做的,就是用蒋谭明这条线,牵制住顾安仲,以这种方式,来做她想要做的事情。
只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完全落定,彻底推行下去。
在顾安仲入狱后的第三日午时,朝中所有的人,包括周瑛那边的天子亲卫,谢家的密探,还有施元夕手底下的人,和江南徐氏的人,先后收到了一条重磅消息。
在经历一年零数个月的鏖战后,路星奕率领大军深入敌营,击杀敌方将士无数。
北越接连败走,终于在几日前,北越皇族亲自出面,以败军身份宣布退兵。
大梁,战胜了!
第119章 让她来接
北越退兵求和,降书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这场战事,焦灼许久,北越更是伤亡惨重,根据王溪在奏折里所写的内容可知,降书送上前,边疆大军已经杀入北越城中。
北越边防线一连丢失三座重要城池,送上来的降书上,更是提出众多赔偿条款,只求大梁退兵。
对大梁来说,兴兵一年多,耗费许多银两,此番得胜,北越被伤及根本,赔钱赔地,近十年内只怕都兴不起风浪来了。
北越乃苦寒之地,地势险要,百姓贫苦交加。
短期内还需要举全国之力掏出银钱赔偿大梁,北越境内的情况便只好不到哪里去。
此时应下降书,暂且退兵是最好的选择。
若想要将其彻底攻破,短时间内尚且还做不到,且收益会比拿到求和的赔偿金要低上许多。
与其耗费心思拿下这块难啃,还不没几两肉的骨头,不如直接换取利益。
这件事情上,朝上的官员难得态度一致。
降书上盖下了大梁的传国玉玺,消息传至边疆,举国欢庆,大军即将凯旋。
同朝上那点争斗比起来,这才是影响民生的大事。
消息一出,各方势力亦是顾不得此前争执的事情,纷纷将目光投注到边疆军凯旋一事上来。
朝上接连失利,江太妃的神色一日比一日难看。
大军得胜的消息传来以前,那边疆的严广海特地往京中送了一封密信。
这封密信,直接越过谢郁维,落到江太妃的手里。
严广海心里也清楚,战事结束后,他作为唯一留在朝上的魏党,必定会受到施元夕一派的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