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1 / 2)
('<!--<center>AD4</center>-->得虽然瘦瘦小小,其实她已经十八了。李大婶有些奇怪,这麽大的姑娘怎麽还没说婆家?
方少红很是赧颜,吞吞吐吐给不好意思说,但要李大婶为人世故,没几下就弄明白了。
原来方少红本是家里老么,上头还有哥哥姐姐,早就成亲了,在外地谋生,她原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她十二岁那年,母亲病逝了。父亲继娶的後娘连接又添了几个弟妹,她就成了家里老大。
穷人家的大女儿不好当,得帮著干家务,带弟妹。弄到现在,也不知是当爹的粗心,还是当後娘的离不开她这个帮手,总之她的婚事就给耽搁了下来。象跟著李淮山读书的方少晖,其实是她的异母弟弟,并非亲弟。
李大婶听得连连叹气,“那你也真挺不容易的。”
方少红又红了脸,“也没什麽,谁家不是这麽过呢?後娘其实对我挺好的,从来没有打骂过我。”
李大婶暗暗摇头,要是亲娘,能眼睁睁的看著十八岁的大姑娘还没有说婆家?看这姑娘小小的个子,定是原该长身子的时候没个亲娘照应,生生的耽误了,看起来跟人家十五六的差不多。
前面没x_io_ng後面没屁股,这就是典型的乡下人最不愿意娶的类型──怕不好生养。
相比之下,那个秀珠倒是好生养的体格,珠圆玉润,个子也高。小小年纪的时候,那对奶子,还有屁股就鼓得老高。李大婶当时看她和儿子要好,还曾和李奶奶暗自说笑,这样的媳妇接进门来,只怕是年头生一个,年尾还可以再生一个,只愁养不过来。
可谁曾想,那丫头可不光奶子大,心也大。儿子中个秀才时,成天巴前巴後的在他家里转,回头一落了榜,顿时就变了脸。
李大婶心下忿忿,她和李奶奶意见一致,都已经绝了让秀珠做媳妇的念头了。只是她也知道,自家儿子心里还没完全放下那丫头。
不过这也难怪,靠山村一起长大的那麽多孩子,男的里面她儿子算是个有出息的,女的里面就秀珠最漂亮了。男孩子看女孩子,无论哪朝哪代,多少还是带著些“有色”眼光的。
但李大婶也知道,自家儿子是个极孝顺的,慢慢的跟他讲讲道理,他肯定还是能把秀珠给放下的。只是若不是秀珠,她儿子又要上哪儿讨媳妇呢?
别看李淮山是个秀才,可这几个月李大婶住在马家集上也打探过,一般镇上的姑娘大多比较娇惯,最多做些家务,农活是一点都不会。其中大半还嫌他们山里穷,根本不愿意嫁进去。
要说出来安家的话,李家一个割舍不下山里祖辈传下来的基业,二个也确实没这个实力。虽说李淮山现在开了个小小的私塾,教几个学生,但只能勉强糊口。要不是家里贴补著粮食和瓜菜之类的东西,那就更加捉襟见肘了。这点李淮山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李大婶掌管家计,却是异常了解的。
要是在外头没有什麽好的机缘,过上一年半载,李大婶还是打算劝儿子回去。到那时,秀珠也该嫁人了吧?
李大婶是真心希望她赶紧嫁掉,好让儿子早点死了这条心。
勒满找到了本地县衙,却冷不防吃了个闭门羹。
看门人好心告诉他,“县太爷的小舅子成亲,赶回去吃喜酒了,起码得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回来。衙役们全都放了假,里面现是师爷在管事,若不是什麽关乎人命的大案子,都是留著县太爷回来才办。你们有这工夫等衙门来处理,还不如自己请些帮手寻去。不过那也够呛,基本这些年丢了孩子的,就没听说再有能找回来的。人家随便这一送,那一卖的,人海茫茫,上哪儿找去?”
勒满听得犹如三伏天当头泼一盆凉水,顿时透心凉了。
江陵随後赶至,急忙问道,“我们已经打听到,是被一个本地姑娘抱走的,麻烦您找人帮忙带个路,我们一家家自去打听就是。”
这倒可以。那看门人进去招呼一
', '')('<!--<center>AD4</center>-->声,叫了个小厮出来替他看著门,他亲自带他们跑这一趟。
此人明显是个话痨,一路走,一路唧歪,“这马家集一共二百多户,就没有我老周不知道的。我今儿帮你们一把,也算是积点德了。不过我说你们这些家长啊,也真是的。每回集会之前,衙门都敲锣打鼓,提醒你们一定要把自家孩子看好,可偏偏就有你们这样粗心大意的,真丢了才知道著急,那早干嘛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