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户部坚持粮草送到了,而且都是上等粮。因双方各持一词,显庆皇帝着大理寺查办。
当时的户部尚书是太后亲信,大理寺哪里敢真查。一拖一二三,再拖四五六。
拖了两年,拖到显庆皇帝不问了,也就草草结案了。
冯大老爷当时在户部任职,虽然官职不大,却掺与其中。
慕容宁重查此案,自然从他下手,再就是他同在户部任过职的同撩亲友。
“翻查旧案,倒是很好的切入点。”薛迟说着,打开卷宗。
旧案牵扯旧人旧事,又因年代久远,就是想攀扯谁也容易。
陈平道:“慕容大人会查此案,倒不意外。要不是此案……”
苏天翊无故休妻离京后,当时的西北王是写过奏书的,希望慕容宁回西北,不再留京城。
当时显庆皇帝都要答应了,边疆来报,大周与西蜀战事紧张。
这个时候,楚王爷向慕容宁提亲,关太后顺势再次指婚把慕容宁留在京城。
说是当王妃,其实有点当质子的意思。
慕容宁再嫁的消息传到西北,西北王庭派出大军与梅将军合作,击退西蜀。
成为楚王妃的慕容宁,享受着王妃的尊荣,楚王爷待她确实很好,但回家之路也是因此断绝。
这么些年来,当了王妃的慕容宁从来没有闲着过,相比当苏大太太时的贤良淑德,那可谓是能干又张扬。
直至今年成为监察寮正使,对京城的官场是意外又不意外。
以她的能力,以及当王妃后的行事风格,肯定不安于后宅。
意外的是,她是个女人,还是外族质子。
冯家之事,是慕容宁上任后的第一次重拳出击。
针对的是十年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旧案,只怕心中也是有怨的。
不出那样的意外,战事平稳,她当年有机会回家。
现在调查结果出来,当年战事失利,确实是因为户部贪了粮草,致使军中无粮。
虽然事隔十年,但监察撩的手段,让冯大老爷想过了许多事。
冯家的宾客中也有掺于此事者,一并招供,人员名单全部列出来。
因牵扯甚广,慕容宁请旨,年后监察寮汇合刑部,大理寺共同审理。
显庆皇帝己经准了。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薛迟有些意外,慕容宁留京为质子他是知道的。
他不知道的是,显庆皇帝竟然想过放她走。
西北王族投靠大周,说是臣子,更像是藩国,有自己的独立武装,这点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