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1 / 2)
秦琅走到桌案后,铺开宣纸。
沈若锦走到他身侧,拿起墨条开始磨墨。
这一幕倒有些像他们还在镇北王府的时候。
只是京城没有这么冷。
沈若锦往砚台里加了一些水,很快就磨出墨来。
秦琅提笔沾墨,先给母亲写了一封家信,说阿锦已经带人找到了父王,只是父王重伤在身,至今昏迷不醒,军医为其诊治过,眼下正等着父王醒来。
他在信中写父王向来体格强健,这次重伤能挺到现在,必然能醒,让母亲不要太过忧心,又在信中问候了母亲身体是否康健,感谢母亲让林修齐送到北境来的各种御寒之物。
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三页纸。
沈若锦拿起信纸从头看到尾,第一次发现秦琅耐心十足,且颇具柔情。
秦琅搁笔,问她“怎么样?”
沈若锦赞了一声,“状元郎,好文采。”
“多谢夫人夸奖。”秦琅说着,又开始提笔写奏折。
奏折要比家书简略得多,再加上现在主事的人是六皇子,秦琅没有用什么生僻字,通篇大白话,讲明了北境这边的形势。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钱。
户部总说国库空虚,但是每逢节庆,该有的派头一点都没少。
只有在打仗的时候喊穷。
怎么都不肯拿钱出来。
秦琅跟朝廷要钱已经要了许多人,每次都是应付般给一点点。
虽然林家有钱,但北境打仗,总不能一直靠着林家。
将士们守的是元氏江山,万千百姓,文臣不知武将的辛苦,整天说打仗劳民伤财,孰不知要是能不打仗,武将们也想在家守着夫人和孩子。
沈若锦看完秦琅的奏折,通篇看下来,其实就两个字“要钱”。
意思十分明确。
想必六皇子元平看了,定能明白。
只是朝廷的拨款什么时候能到北境,能拨多少,就不知道了。
秦琅将奏折和家书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
天色越来越暗,乔夏回了帐篷,林修齐去了镇北王那里,跟秦祁一起守着。
镇北王是半夜醒过来的。
第382章 你喊我什么
当时林修齐坐在榻边打瞌睡,秦祁说了声“父王,您醒了。”
林公子立刻打起精神,站了起来,“姑父?”
秦骅睁开眼,看着秦祁许久,才哑声问了一句,“你喊我什么?”
“父王。”秦祁道:“我是您的长子,秦祁啊。”
秦骅半天都没说话。
林修齐凑过去问:“姑父,您这是怎么了?”
秦骅挣扎着想坐起来,却因为伤得太重,无法动弹,“你喊我什么?”
“姑父啊。”林修齐忽然意识到镇北王很不对劲,“您这是怎么了?该不会落水的时候伤着脑袋了吧?你还记得你是谁吗?”
秦骅张了张嘴,哑声说:“我是秦骅。”
“这不是记得自己的名字吗?”林修齐低声说着,立马转头朝帐篷的士兵喊:“王爷醒了,快请将军过来。”
“是。”
士兵应声而去。
片刻后,秦琅和沈若锦披着外袍就过来。
“父王。”
两人同时上前,异口同声地喊道。
秦骅看着她们却跟看陌生人似的,“你们是?”
秦琅一看他这样,就不说话了。
林修齐凑到秦琅身侧,压低声音说:“二郎别气,秦祁他也认不得。”
镇北王这辈子鲜少有这样一碗水端平的时候。
两个儿子都认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