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2 / 2)

闹脾气归闹脾气,他们从来都是这样小打小吵,所以从没想过陈桉会只字不提她不回国的事,像是很无所谓。之后的几天,两人依旧保持着往日的联系频率,只是往往话说到一半,应倪就以要做作业,要去图书馆,马上去看展等等借口挂断。

相差七小时的时差原本就让身处两国的人很难同频联系,陈桉晚上下班有空,应倪已经在睡梦之中了,等应倪起床,陈桉又身处公司。

应倪看上去比陈桉还要忙,虽然有时候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什么。

当然不是说和陈桉吵架让她心情低落,而是自从上个月以来,陆陆续续出现了五点的光仓库闹鼠灾,公司财务经理卷款潜逃,以及被对家恶意商战造谣的事。

应倪焦头烂额的同时,还要对付学校一些无用的课程,毕竟要修满学分才能拿到文凭,更别提之前还要抽出精力处理同学间幼稚可笑的矛盾。

有时候一个人穿梭在校园间的树林间,看着球场活泼朝气的少年少女,会觉得自己不应该属于这里。这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并不是因为年龄上的自卑,而是觉得她应该站在另外一片更广阔的旷野,或者说是不应该在这样的年龄浸泡在如此单纯的温室里。

她还发现,从今年开始,学校所有的课程都在某网站上开设得有公开课,她常常因为某门课的教授不负责,在教室里用平板悄悄地上另外一所知名艺术学校老师的课,仅需几十美金。

乃至有门实践课,都不如去巴黎街头的裁缝店当半个月学徒。

关于艺术嗅觉的敏锐和提升,切身体验往往比课本上学来得更快。所以入学近三个月,在某一个被艺术史论文拖住脚步无法去看服装设计展的夜晚。

应倪忽地恍然,最宝贵的不是文凭,而是时间。

再看到京京发来的视频时,还多了一个答案

家人。

时间和家人是现阶段她最应该珍视的东西。

但她一点也不想把这些感受告诉陈桉,因为在她来之前,他们在飞机上,陈桉曾问过她:你确定你有这么多的精力?

当时她信誓旦旦,一副你等着瞧的自信模样,还挥了挥拳头:放心吧,不会向你诉苦说累的!

陈桉说:人的精力不是无穷无尽的,专注度也是有限的,做好一件事的同时往往对另外一件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结果看着还行,也远达不到你明明可以做到的程度。

总结而言就是那句古话,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再说难听的,做人不能既要又要。

应倪其实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总觉得她能处理好事业家庭和学业间的关系。

但舒适的环境和坚硬的后盾让她再也找不回壳了,一有风雨,心情就和阴天一样低沉。在大海里航行的小船无法掌握风浪来临时的平衡。

可她还是逞强地每天在电话里和陈桉嬉笑,装作过得很好,即使内心的天平早已倾向了时间的那一边。

所以一吵架,就更不想和人沟通了。

第九十章 床头吵架床尾和(下)

航班是下午一点半的, 应倪一宿没睡,收拾好的行李放在门口。她顶着黑眼圈不停地刷新聊天框,希望能收到陈桉的消息, 问问她去机场没, 想吃什么, 注意安全之类的。

但没有, 一个字都没有。

她深吸口气,将手机揣回兜里, 拖着行李箱往外走。步伐急促坚定, 滚轮的声响刺激耳膜, 直到快要迈出大门的前一刻, 差点因为踢到石头而摔跤,低眼一看,才发现自己脚上穿的是拖鞋穿。

应倪身体顿了顿,木着张脸撇嘴, 在原地呆了好一会儿,才掉转头回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