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2)

民众们吃得满嘴流油,为此还有人受不住拉肚子。

这件事上报后,南青派了大夫过去检查,开药。各种售后服务非常到位,让更多人坚信修路是正确的。

她对马路工的态度辐射到附近的居民甚至是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都自发捐钱修路。

大户人家的马车路过都觉得宽敞,附近治安良好,没有地痞流氓。

而且东巷的石板路刚开通,已经有大户人家看房子想入户,毕竟这里还有大夫,有糖水铺,隔壁就是香香馆,更别说雁南王最近还在附近搞一个蒸拿房麻将馆观舞馆音乐馆。农贸市场等等。吃喝玩乐住行都有。

以后这一块的地价肯定会升值。

南青正愁着没人入手附近的房子,她当初盘下来给东巷的居民安置好地方搬迁,就在未完全开发的南巷,每人一套院子,加两个铺子。

东巷居民并没有不乐意。以后东巷客流量上来,南巷也会跟着吃香喝辣。

她听说有大户人家捐钱,就兴致勃勃道:“春红,打听到是哪些人家捐钱,无论贫穷富贵,只要尽一份力就记上名单。”

到时候立路碑添上他们的名字。

除此之外,南青还叫来木匠,打造一块名为“积善之家”的牌匾送到捐款的大户人家。

不能让别人白送,也不能认为别人白给是理所当然的。

南青得树立好风向与口碑。

当一块块积善之家的牌匾送到当地富户,发现几家子都是因为甘蔗发财搬到镇北府的。所以他们捐钱特别积极。

虽说后来南青整顿白砂糖和冰糖炒得虚高的价格,但正儿八经的甘蔗供应商没亏,甚至还得到她的补贴。所以哪怕有因为炒糖亏损要倾家荡产的人在,也掀不起什么风雨。

若是没有及时控制糖的走向,压低糖价,怕是市场崩溃,会影响一整条产业链。

还好南青及时干预了。

积善之家的牌匾送进这些捐钱的大户后,不少慢一步的大户纷纷跟着捐款。

南青都没有吝啬,不过先头几位作为表率可以获得盖有雁南王府印章的牌匾,后面的她都发一个奖状,同样是盖了印章的。

无论是为名还是利,目前的风向是所有人都扭成一股绳积极响应要想致富,就先修路的口号。

时间随着一分一秒过去,已经是夏日。修路仍旧热火朝天,糖水铺生意变得更红火。

尤其是用井水冰过的糖水十分降暑解压。

同时,雁南王张灯结彩,到处喜气洋洋,挂满了红灯笼。

本来南青不想铺张浪费,只挂一条街,没想到不少百姓自发去灯笼铺买红灯笼帮忙挂上。一时间整座城都变得像过节一样热闹。

她非常感动老百姓的淳朴善良,说明她做的一切都被他们所认同。

只不过煞风景的插曲永远会紧随其后,南青刚穿好新郎的喜服,就收到朝廷的来信。

上面质疑她对响马县县令的清剿,指责她不通报就私自下手,有铲除异己的嫌疑。

当然只是一封指责,并没有其他内容。纯粹在她新婚之夜恶心她一把而已。

不过南青认为十五万两和每个月送上京城的白糖还是发挥了作用。

根据江幽菲的情报。

是严公公收到荒北一大堆状书,状告雁南王扰乱治安,滥杀无辜,尤其是朝廷命官。

严公公刚好与御史台督察院的人有来往,三两句话,划掉一些不必要的内容,掐头去尾,尽量减轻她的风头。

虽然没有完全拦住告雁南王的状书,但听说如今的太子,亲自处理此事。算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根本没传到老皇帝手上。

南青还收到另外一封信就是太子九弟亲笔祝贺信。

她诧异的目光浏览了信件,此刻算是选择相信这位九弟是真心实意的。

南青捏着信纸,决定回一封信:“吾弟敬启,今日可好——”

她将未来三年可能发生的事全都告诉他,希望他能提前预防,无法阻止,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还另外多赠送一箱冰糖给他。

当做完一切,南青才真实融入这个世界,并且活了大半年。

恍惚之间,荒北的人和事和她的关系已经牢牢加深。

咚咚咚——

赛牛花的声音:“殿下,我有点事要私下通报。”

“进来!”南青想也没想道。

赛牛花进来便见她站在镜子面前,正在系腰带,她道贺:“祝殿下新婚快乐,与江小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话落,她飞快往她怀里塞了一本封面精致的画册。

开头南青还有点呆,她取出画册,指尖只是随便翻了一页,里面竟然是两条玉白腿交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