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2 / 2)
最后的字眼,他咬得极其重,就是希望新帝重视起晋王这位已经强大到无法忽视的大象。
果不其然,新帝重视故意忽略晋王的威胁,则道:“周凡不能光拿着武器什么都不干。”
“那臣会等机会,痛击突人。”赵国公保证道。
新帝这才勉强放过他。
这会儿南青在书房,已经开始处理西北事务。
关于西北商人不择手段转移蔗糖带来的利润,财产,去了西北首府定居。
还在赵国公故意的收买和纵容,也效仿荒北开始各种修路,垄断当地糖业和盐。甚至已经有商人彻底与商务府决裂,拿到当地的铁矿跟商务府谈起天价合同。
尤其是煤,大姚果然是先天资源丰厚,找到了二十多处煤矿山,其中最大的煤矿就在秦河府。
秦河府处于西北的最北部。
现在赵国公有意利用秦河府的煤矿与南青交换技术。
南青需要煤,允许一部分技术出让。
双方暂时达成协议。
而背叛南青的商人,几乎投靠了赵国公。
“一段时间没留意,西北商人已经发展成不可控的因素。”南青还在这里喝着奶茶吐槽。
陶金也很想吐槽:“王爷,早前奴婢就提醒您了。”
“您非得说不急。”
南青尴尬放下奶茶:“这不是没想到他们可以能耐到连水泥都能仿制。”
水泥的煅烧一直受宁伯等人的秘密保护,根本不可能流出。
只能说是那些商人自己到处搜刮人才捣鼓出来的。
这是属于人家的本事。
她倒无话可说。
“不过没想到他们连玻璃都仿制了。”南青唏嘘不已。
陶金忍不住提醒:“王爷,现在京城的达官贵人都在订购玻璃窗,打造自己的水泥房。”
“这不是挺好的拉动经济。”南青轻咳几声。
“王爷!”陶金急眼了。
南青赶紧打住:“你别光看外面,没发现家里的发展开始迟缓?”
迟缓?陶金不太了解:“最近大家不都在铺轨,难道还有比这更先进的事?”
南青向她说明外界的情况:“现在大姚已经有诞生红衣大炮,有初版铁木兰的威力,而大梁的土炮已经可以达到量产的地步,你认为他们发展的速度不快吗?”
“照着我们走过的路发展,显然可以节省很多成本。说到底模仿比研究容易。”
说来说去还是无法避免他人仿制。陶金瞬间有种无力感。
“京城确实已经开始设立洗衣厂和纺织厂,学荒北,招募女工。”
南青倒是希望这种欣欣向荣的场面能持续更久。
可惜京城始终学的只是点皮毛,不过也够用了。
至于大梁那边,明显更快发展。
南青觉得自己有必要重点关注大梁。
至于西北的事,她不介意给那些背叛自己,还造成市场恶性竞争的商人一个教训。
“陶金,传令下去,让工坊单纯立一个水泥部门,专门锻造便宜好用的水泥,咱们跟他们打价格战!”
“还有拆迁贫民窟,盖一片建筑楼区。开始卖楼卖房。”南青大出手:“还有土豆红薯玉米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推广出去,挤占西北市场。”
她就不信了。
产量大,便宜,好吃的土豆,红薯,玉米,投入西北那个主食吃稻谷的地区,不会给他们的粮价带来冲击。
“也是时候让西北的老百姓过过好日子了。”南青算盘打得精准:“反正,西北各府的农田大都属于一些乡绅地主。”
就算伤也伤不到老百姓身上。
至于破坏经济,西北两年前刚经过战乱,当地人饥一顿饱一顿,还要交重税,哪有什么健康的民生经济。
南青的一道商令颁发下去。
留守在荒北商务府的商人,立即将荒北的低价粮大批投入西北的高州府与吴泰府。
再由两府高价雇一些货郎,走街串巷,将低价粮的消息散播进乡下,让早就饱受饥饿的穷人,不管真假为了一条活路,纷纷派出家里的青壮年前往高州府与吴泰府。
高州府的荒北商人连商务府的消息都没收到,就被打得措手不及,刚想联系当地官府制止低价粮,就被商务府来得督察警告了。
商务府之所以没有通知西北的荒北商人,就是要打个信息差,打得一些被安插在两府的不法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