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 / 2)
“为何荒北没有人请我们?”
此话一出。
原本高兴排挤走一个竞争对手的众位突然熄声了。
对啊!按理说他们也是大夫,在当地德高望重,为什么没有请他们?
就不怕得罪医堂会的人!
明明早前晋王还一副客气的样子,给他们又是发补贴又是发劳工费。怎么使唤完人,就不要了!
当即很多大夫都开始不忿。
丝毫没留意旁边坐着的药商脸色已经青了。
因为这位药商意识到,医堂会马上要迎来一场危机,并且正是晋王的一记铁拳。
尽管晋王对此前的时疫并未发表意见,可不代表晋王没看在眼底。
他们为了揽财的样子,经常漠视患者的生命危险,试问这种毫无医德的行为,晋王会喜欢?
这也是晋王为什么只给许大夫送仁心仁德牌匾的原因!
意识到这点药商悄悄溜了。回家去想办法补救。要么搬出西北。只有两个选择。
而这些大夫还在为眼前的名利纠结,根本不知道高州马上要发生一件影响医堂的事。
果不其然。
被垄断药材受害者家属们,纷纷告到高州县衙,县令自己也是受害者,立即拍案升堂,迅速立案,然后上报荒北。
一整个流程下来,王府的审批当天就到了。
高州县令立即命人捉拿贪财害命的不法药商与大夫。
还有那些不出诊有违医德的大夫,给与封铺一个月的警告。
几项行动下来,彻底痛击了医堂会对高州府的垄断。
不仅如此,吴泰府那边也没闲着,趁机抄底一些原本就在发死人财的商人。
一场时疫,两州的医业信誉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百姓们都拍掌叫好!
医堂会把他们当金鸡一样宰,根本不把他们当病人。常常漫天要价,迫使许多人倾家荡产。
之前医堂会还背靠赵家,无法无天,现在赵家在西北都开始势微,根本管不了他们。所以在两府的医堂会被拔除后,只有人叫好,没有人为他们叫屈。
并且两府的大夫基本都被请去荒北医院坐镇一段时间,若考核好,就留在荒北医院,一般就允许发放一些医师执照和学员证,允许他们在医院临床学习。然后回到户籍地开医馆。如果有主治特长的能力,还可以与荒北医院建立联系,开设专诊分院。
对一些寒门大夫来说,相当于荒北的太医院。能考核进去的人基本非同凡响。
而医师执照的名气与地位,不仅打破医堂会对大夫审核的垄断资源,还奠定了未来大夫在领域内的专业性。
荒北医院就此在西北打响名气。
与此同时,大梁已经靠围龙屋击退大半北突兵。
北突兵分散三支,还不死心想直插主都。
大梁纠集军力,要将三股势力包围,但南梁都的背刺,让他们不得不从陆地多花时间绕到北突身后。
眼看内陆的百姓伤亡越大,当地驻兵求救信件已经发到皇宫。
太微已经上朝。
只留蓝铃还在御书房帮忙审查一些折子,在看见求救的信件,她忍不住担忧驻兵无法防守,使得城市防备中空,令更多百姓流离失所。
她努力打开地图勘察有没有突破口?只看见南草原,还有荒北,正在北草原大后方。
蓝铃脑海闪过那张温文尔雅的脸,她纠结之下,还是决定擅作主张向荒北求救。
“来人,以本宫的名义,请晋王出手。若他肯,本宫许诺不仅保证荒北工匠的安全,还会打开城门允许荒北商人来蛟城做生意。”
此话一出。太监们吃惊不已。
“娘娘,您不可以擅作主张,陛下要知道会生气的。”
“为了避免更多平民遭受战火侵害,本宫别无他法。”蓝铃严厉地提醒太监们:“别忘记,我还是当朝国相,还未被夺去官身。”
但也是她最后一次行使权力救下那些无辜的人。
日后,她再也不是国相。
当蓝铃的求救信发到南青手里,她还有点惋惜这个女人为什么是大梁的国相?可当看见蓝铃自称本宫。
她沉默了。
当初蓝铃随着大梁商务团来时,作为商谈的首领,她还以为她在大梁的地位挺高的。
可没想到是外派官,在朝廷内没有官衔。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虚官。
明明是个擅长整合资源将才,却入了后宫。简直是暴殄天物。
南青知道大梁的火器发展还有商业发展,基本是出自蓝铃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