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2 / 2)

北突俘虏冲锋陷阵的将领,基本是贵族血脉。

贝瓦城的贵族当然要交换俘虏,可他们都跟赛娜女王使心眼,想让赛娜自己花钱替他们赎人,自己却不想出钱,或者说不想出大头。

这件事将赛娜女王气坏了。

她没想到昔日的叔伯如此无耻?好在她待在荒北王身边几个月,学到点皮毛,那就是拖字决!不拒绝也不答应。

看谁熬得过谁,再跟她比心眼子多,她就捂* 嘴。

贵族们与赛娜女王僵持一个月,眼看大梁处决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终于意识到赛娜女王不是老部汗那种老好人,可以不计前嫌原谅他们。

许多养成蹬鼻子上脸的习惯的贵族,瞬间向赛娜女王妥协。

开始变卖家产换自己的孩子回来。

而赛娜适当松口,替牧民子弟掏腰包,赎他们回来。不过她没钱直接写信跟南青借钱。

商务府那边直接给她放了个低息贷款,允许三年内免息,只要期间还完不必还利息。

大梁收到赔款陆续释放人回草原。

通过这件事同时让木恩和赛尔意识到,他们眼中的人,早就不是那个刁蛮任性的小姑娘。

她远比想象中要聪慧,还看得清叔伯们是群自私自利的东西!

南青得知赛娜单独与大梁办成一件事,她十分欣慰。

早前她就看出来赛娜公主虽然任性,但却不是个无知的人。只是那时她还有父亲撑腰,所以不必想着独当一面。

如今的她才是真正成长起来。

同时,南青的荒北商人已经开始组建车队,作为第一批冒险者前往西域开路。

途中,南青还安排好新式火器,线膛枪,人手一把,各分五十枚子弹。

这是徐胜男通过她描述的撞针与底火改良后的燧发枪。不仅压缩了弹药,加强了材质,还上了保险栓。

尽管暂时只能手搓五十把,但已经够用了。

南青还给他们安排了一门小号的铁木兰。威力不够大,但胜在精准。

只要打在人身上照样血肉模糊。

她非常重视荒北商人通过陆地去往对岸国度,所以派得基本是半兵半商。

等荒北商人作为先驱者集体出发后,草原除贝瓦城贵族部落,其他大小部落纷纷通过阿塞北请示荒北王接下来该如何整合部落?

实际上试探荒北王的态度。

如果南青置之不理,那大小部落就认为自己可以肆意行动,继续按照以前的日子过。比如入秋就抢中原,现在不敢抢,不是还有弱小的同胞?

这些争夺资源的陋习仍旧在草原内部流行。

南青自然不会放纵他们继续为所欲为,败坏现在的人口结构。

贝瓦城作为草原大都市现在居住着两百万人口,其他一百万人都是零零散散在草原各个土地,靠着放牧生活。

现在是有了低价粮,他们才过了两年好日子。

不过一旦缺粮又会被打回原形。

“刘虎,通知阿塞北命令各部落的部首,将他们族内年轻的孩子都送到荒北读书,接受教育,并且建立荒北公立中学负责招收各地成绩好的学子学女。”

“各地公塾若能达到及格的升学率,一律先进入评级。”

初期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段调动地方积极性。

南青实施的是三年免费公立小学教育,六年启蒙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

初中在这里就算高学历了。

毕竟荒北三年前还有很多文盲。

不过她这里应该出不了大诗人,这点在古代看来确实是个大缺陷。

可她要的人才本来就不是大诗人,而是投入建设为社会添一砖一瓦的工科人才。

南青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大梁境内同样没有闲着,不知何时这里有个私署开始十二个时辰密切关注晋王的一举一动。

荒北一旦传来消息,这些人都会不断挥笔记录,然后送到蓝铃手上。

记录的人基本没有品阶,只是一些与科举无缘的寒族子弟。

当他们将晋王开创官学公办记录在案,心情不知有多复杂,因为晋王的许多公塾招收的都是像他们差不多的平民家庭的孩子。

而且三年已经毕业一批人,开始进入六年启蒙教育。

日后这些平民家庭出世,定会在荒北发光发热。

若是以前很多人肯定不会留意一个小小的荒北教育,毕竟再考也不可能考到京城,只能在地方待着。

可现在荒北发展到很多京城子弟偷偷摸摸搬到荒北,置办院子,还有的人把家中的百家姓,烈女传通通丢到一边,将孩子送到荒北公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