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2 / 2)
可蓝铃却眼神复杂地盯着邓世子,突然问道:“你在镇北府呆多久了?”
“有半年吧。”邓世子不解地看向她。
蓝铃叹口气:“难怪,总觉得你变得有点天真,果然是镇北府的政治风气导致的。”
邓世子闻言有点不可思议道:“什么叫做天真?是理想中的风气,晋王领导下镇北府可以这样,我大梁为何不可?”
他嘀嘀咕咕,让邓薇忍不下去了。
“无论你怎么想,别拉上皇嫂就行。”说着太和公主邓薇牵着蓝铃就要离开。
邓世子连忙拦了过去:“你们都是皇兄身边最亲近的人,不跟着我一起劝他,谁还能够劝动。”
说着他急忙把目光投向蓝铃。
蓝铃终究是心软,告诉他:“你皇兄逼不得,逼急了,会走极端。”
到底是夫妻,她非常了解太微的性格。
“如果你不信自己去御书房外看看。”
邓世子还真不信邪,皇兄一世英名,只有那晋王可以与之媲美,难道在肚量上还会逊晋王一节?
他果真去了。
然而看见的是清流跪在地上声讨皇爷爷时,他的心情先是复杂,后来断案的名臣,更是跪在殿前,希望皇帝早日断案,因为此事已经传遍大梁每个角落。
其中不妨有南青的功劳,现在荒北做什么事都容易传到大梁那边作为一个典范。
比如香香馆,大梁也搞了一个报馆,天天报道乡里乡外的事,可大梁的读书人们总觉得隔靴搔痒,报馆不如香香馆那样批评尖锐,敢播报时事。
还敢于刊登报纸批评一些官僚做派的官员。
而且那些官员屁都不敢放,纷纷夹起尾巴做人,不敢像以前那样偷闲。
还有晋王对手下官员与管事的考察制度也非常巧妙,不但不养闲人,一旦被抓到,该官员后面有的是人顶替他上位。
让不少官员忙里忙外,为了每个月每年的绩效,到处奔波。办理了许多为民的好事。
正所谓近臭远香的道理。
大梁的报馆无论如何都不敢报道朝廷的事,甚至有人敢刊登,第二天就有人敢上门抓人封馆。
对比之下,让大梁的读书人十分失望。
邓世子眼睁睁看着清流声讨他爷爷,太微并没有想象中大度去倾听,反而不管不问,直到清流在太阳底下晒晕。
都没有人敢抬去太医院。
邓世子到底是皇宫出身的人知道,如果没有皇兄的授意,这些肱骨大臣是不会有个好歹的。
现在大臣以劝诫的名义,希望太微站出来,顶天立地,有错改错,无错加勉。
尤其是踢到高家的案子。
几位大臣情绪似乎都非常激动。
“陛下,高家世代为忠臣烈士,求还他们一个清白!”
“高家老太君曾为太皇太后有过救命之恩。”
“您作为后代子孙,要知恩图报!”
“太皇亲手犯下的冤案,需要您去矫罪,以正朝风!”
“陛下!请您三思!还高家后人一个体面。”
邓世子眼看殿门紧闭,他想不通为什么皇兄不站出来?这可是扬名的好机会!
他当即要过去,就被一位公公拦住,显然早就有备而来,将他请到一边,提醒道:“世子爷,陛下最近犯了头疾,请您这几天少进宫为妙。”
“公公,您告诉我,陛下真不打算替高家翻案?”
公公上下看了一圈才小心翼翼道:“世子,您也是皇家血脉,应该知道不是翻不翻案的问题。”
“是死者为大的问题,若陛下承认高家是冤假错案,那老太上皇的晚节不保不说,陛下也会背个不孝的罪名。”
邓世子道:“错就是错,对就是对,皇兄真顾念孝道,就应该主动承认,然后下罪己诏,相信天下人会体谅他的。”
公公摇头道:“您错了。陛下可以为了顾全面子下罪己诏,可之后呢?宗室以后还敢有人支持他吗?”
“说他为了名,竟然将自己的爷爷推到众人面前,口诛笔伐,说他是造成冤案的凶手。日后保不准也会对宗室动手。”
“那老太上皇在天之灵恐怕...”
邓世子闻言后退一步,难以置信望着公公。
他万万没想到皇室为了面子,竟然可以公然违背大义。
公公也盯着世子感到莫名其妙,总觉得世子好像变得越发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