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2 / 2)

江谨言解释说,“自从收到了圣旨之后,微臣一直思前想后,毕竟微臣在大理寺任职了两年之久,也没留下什么银钱,虽说娘子做生意赚了一些,可微臣也,总不能用娘子拼死拼活赚来的钱来给皇上复命,所以微臣就想到了一个主意,募捐。

皇上可以上前一看,在这金佛像的旁边,有一块金子做的小牌匾,和金佛像是为一体的,这块小牌匾上面写着捐赠金字的人名,都是京城里的一些达官显贵和一些大名鼎鼎的商户人家。

他们的名字刻在佛像之上,到时候将佛像供奉在佛堂庙堂中,大家供奉香火,这些出了金子的人家也会享受到一些香火,这些香火可以保证他们延年益寿,前途亨达。

臣以为,皇上出的题目,自然是有皇上的用意,可是皇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说了要金佛像,那就一定要给皇上做一座金佛像,要不然便是欺君之罪。”

御史大夫和周太尉对视了一眼,两个人很明显记恨上了江谨言。

皇上却哈哈大笑,“说的对,朕让你们做的,实在做不到,可以甘拜下风,也不需要用一座泥做的金佛来敷衍朕,御史大夫,你出局了。”

御史大夫自然心怀不满,“皇上,微臣不服,皇上在圣旨中并没有说可以借助旁人的力量来做,我想这既然是皇上给我们三个人的题目,就应该是由我们三个人来完成,而不是去外面请这么多的外援。”

江谨言说道,“可是皇上的圣旨中也并没有说不可以借助外面的力量,只是你们没有想到罢了,所以御史大夫的意思是因为我想的太多,所以我也要同你一起出局吗?”

御史大夫磨了磨后槽牙,“反正……不服。”

江谨言耸了耸肩膀,“那你随意。”

皇上淡淡的看了江谨言一眼,示意江谨言收敛一些,“这一局,的确是御史大夫出局。”

御史大夫握紧了拳头,“皇上,这根本不算什么,这只不过是考验人的投机取巧罢了,和担当大同便没有任何关系,微臣请求皇上再给微臣一次机会,微臣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

皇上说道,“愿赌服输。”

御史大夫扑通一声跪下来,“还请皇上再次给微臣一次机会。”

皇上轻轻的叹了口气,“如果是接下来每一次比赛,输掉的人都这样说,那你说,这该让朕如何做是好?”

皇上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既然你们质疑江谨言是投机取巧,朕就临时加赛,朕给你们每个人一支笔,一百张纸,让你们深入百姓中,用这一支笔和一百张纸,向百姓换取粮食,最先换取一千斤粮食的两个人,才可以入局接下来的比试。”

御史大夫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好。”

第1208章 纸和笔是用来写欠条的

三个人立刻带着一百张纸和一支笔,深入民众之中。

御史大夫则是在人群居住最密集的地方摆了个摊子,要卖自己写的字,然而门可罗雀。

周太尉则是投机取巧,帮助别人书写家书,或者帮助别人刚刚出生的小孩取名字,可以用粮食来换。

江谨言则是一家一家的走,每到了一家,随便在纸上写一些字,给对方,对方都会笑呵呵的拿出十斤粮食来给江谨言。

三天之后。

江谨言是第一个收齐了一千斤粮食的。

御史大夫和周太尉都表示不相信。

但是江谨言身后的车里,那满满当当的粮食又告诉两个人,这是事实。

皇上笑着问江谨言。

而江谨言还没有开口,御史大夫派去调查的人就跑回来告诉了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匆匆忙忙地和皇上率先说道,“皇上,江谨言不遵守规则。”

皇上好奇的哦了一声,“慢慢说来。”

御史大夫狠狠地看了江谨言一眼,主动开口说道,“因为江谨言是给别人家写的欠条,让别人拿着欠条去他家要银子,所以他这些粮食是买来的,而且是用自己家的钱买来的,皇上当初可没有说可以用自己的钱去买。”

皇上的目光落在了江谨言的身上,“是御史大夫说的这样吗?”

江谨言点了点头,“没错。”

御史大夫赶紧说,“这破坏了规则,应该被逐出局去。”

旁边的宁国公呵呵一笑,“御史大夫这话说的倒是不错,的确不应该拿自己的钱去买,皇上既然开出了这么一个要求,就说明皇上是要三位大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好好的思考一下,如何利用一支笔和一百张纸换取一千斤粮食,如果自己花钱去买,不仅破坏了规则,而且皇上的考题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毕竟三位大人都是可以拿出银子来买一千斤粮食的人,这一局,江大人的确不对。”

孔笙扭头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心里失望透顶了。

平西侯却说道,“难道皇上的考题中明确规定了,不可以用钱去买粮食吗?”

宁国公说道,“虽然皇帝并未表明不可以用银子去买粮食,但是皇上说用一支笔和一百张纸想办法弄到粮食,这就说明皇上的意思是只能用一支笔和一百张纸来完成任务,而江谨言,除了一支笔和一百张纸之外,还花了家里几十辆银子,这应该算是请了外援?”

平西侯说,“为官之道,贵在变通,不知变通的人便是死板之人,死板之人如何能够协助皇上管理好国家事务?另外,江谨言也是用光了一支笔和一百张纸,这也没有违反皇上定下的要求,如果非要吹毛求疵,我倒是想问一下御史大夫和周太尉两个人,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