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只要获得足够的资金、资源和够尖端的团队,李善情便能以最快的速度选择作出最优解法,精确而迅速地通往成功。

李善情每周至少要在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待四十个小时,自信把每一分变化都掌握在手中。然而这天走进房间,却陡然发觉,自己的研发中心,已经多出许多他没那么熟悉的面孔。

这似乎是从卢正明为他找了一个新人事开始的。

年长的,年轻的,不知听谁的指挥,各自做着事。大部分是李善情的安排,在计划之中,但也有些并不是,像是不知从何处自带了什么任务。

李善情心中觉得不对劲,有些迟疑,没有回办公室找他新聘的助理,而是慢慢在楼上楼下走了一圈。

他观察了所有人电脑中的内容,离开办公室,去了一趟实验室,想起前几天来自朋友的告诫。

有过演讲的教训,也对伦理的内容很重视,近一年来,李善情从未完全掉以轻心。

不过走出实验室后,他坐在实验楼外的长椅上,翻看着这两个月新进研究中心的人员的履历,也不得不承认,可能是他在象牙塔与医院待得太久,缺乏基本的警觉,或者是由于他盲目的自信,让卢正明找到了空隙,慢慢将他变成一只泡进温水中煮制的青蛙。

清醒过来,他才发现原来被架空的危险已与自己如此贴近。

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生日那天,庄叙的压迫性的讯问让他感到极为不适,他才终于鼓起反省的勇气正视。虽然现在却已不知是否还来得及。

李善情翻看完履历,思考了一段时间,给卢正明打了个电话。

卢正明接起来:“善情,有什么事吗?”

“我今天发现,现在我们项目组的人多了一大群,”李善情用平时惯用的口吻与他聊天,“好多人都在克里兰公司待过。”

卢正明不知怎么,顿了顿,才温厚地问:“是么?我倒没注意,这些人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有,”李善情轻松地解释,“就是觉得有点奇怪,克里兰的人员流动怎么会这么频繁?记得你和克里兰的ceo关系很好,就打电话过来,想了解一下,避免在我们这儿也发生这种情况。”

卢正明便笑了笑:“我倒也不清楚,会不会是他脾气太差了?下次带你见见他,你可以观察。”

“好啊,我随时有空,等动物实验开始后,我也想和哈罗德多聊聊以后植入推广的事。毕竟你知道,市场化不会太远的,”李善情说着,半真半假地抱怨,“可他总不理我,把我当小孩子看,还嫌我发牌发得不好。”

“真的?我还以为你和他不对付。”卢正明笑了,告诉李善情,他下午本要与哈罗德打高尔夫球,若李善情有时间,他们可以改成去室内俱乐部打牌:“这次我来发牌。”

除聪明之外,李善情最大的优点,是他做事专心,擅长模仿,也改正很快,必须要弄明白卢正明的意图,便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

于是,李善情来到在空气不怎么样的俱乐部房间,与卢正明、哈罗德以及其他几个投资人厮混了一个下午。

俱乐部有些年头了,建在高尔夫球场旁,隐蔽性极佳。昏暗的、有霉菌的房间内摆着牌桌、沙发,壁炉在燃烧。而窗帘紧闭,控制了阳光的侵入。

除了李善情外,其他人都喝起了酒,抽雪茄。白色的烟雾与熏人的发酵烟草味、苦臭的木味在牌桌四周飘荡。

改变了主意,打算再在群体里融入得更多些,李善情的表现仍然不错。

凭来俱乐部路上做的半小时功课,李善情对私人飞机型号、投资人们最喜爱的享受以及成瘾药的贩售数据如数家珍,一下午输了不少钱,表演叫苦连天,还说了不少脏话。

他将第一次在孵化器演讲时,那些质疑他的教授和投资人骂得狗血喷头,成功叫哈罗德对他另眼相看——也证实了少许心中的怀疑,虽然卢正明还未完全信任他。

最后他的哮喘当然是犯了,不过在被察觉之前,李善情及时地去了洗手间。

他靠在门上,拿着吸入剂吸药顺便休息,口袋里手机震了震,拿出来看,收到庄叙给他发来的信息,庄叙说自己醒了。

李善情回复说:“早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