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沿着西市大街,他们走进了紫蝶绣庄。

“你们来啦,先等等啊。”

林娘子一见叶青凰顿时眼睛亮了起来,不过她正在招呼卖绣品的村妇。

叶青凰便拉着弟弟走到一边去打量柜台里的各式绣品物件儿,发现除了大小绣品,也有荷包、香囊这样的精巧小物件。

叶青凰突然想到,端午快到了,不知道装着艾叶的香囊,有没有销路?

过了会儿,林娘子就做完了生意走过来。

“到后面小厅上坐吧。”林娘子喊着女儿出来帮着看会儿铺子,她就在前面引路,将叶青凰姐弟领入铺头后面。

虽然隔着一道门帘子,到底隐蔽许多。

叶青凰感激林娘子的周到,所谓财不露白,露白必生事。

只要没人知道她赚了多少,走出去也就低调许多。

打开包袱,林娘子细细看了绣品,一双杏目熠熠生辉、光芒闪闪。

不过林娘子是谨慎之人,她仔细检查过后,这才抬头笑问:“不知另一副绣得如何了?”

“今天回去才会绷上绣架。”叶青凰如实回答,“绣线太多,绣的时间长了,伤眼睛。”

她没有再说家里琐事儿多忙不过来,直接甩锅给绣品难度。

林娘子噎了一下,但随即点头表示认同,不再催促,立刻去拿银子。“请用五张一两的银票,剩下的用散钱。”叶青凰连忙解释,“等下要去外婆家,需要钱。”

林娘子看了她一眼,便不多问,但她依然细心地拿了一小块包袱,把九吊散钱包起来,又找来一只针线篮子。

村妇们都喜欢挽着个小竹篮上集,住在镇上的妇人也喜欢挽着个小竹篮去逛西市。

叶青凰此时才知道,自己有多准备不周。

“谢谢。”

叶青凰道了谢,接过小竹篮将装散钱的包袱放进去,上面再用装绣品的那块包袱叠了叠盖住。

五张银票则随身小心收好,还剩下一吊钱则装进荷包中。

“上次那个小绣品…”林娘子见叶青凰要走,连忙追问。

“那个还没空,这二十天都在赶这副,等第二副绣完再说吧。”

叶青凰指了指还放在桌面上的绣品。

林娘子见状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心头略一思算,便知道第二副绣品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正是牡丹浓时。

六两银子到手,来到柜台前,叶青凰直接去挑布料子。

第33章 省钱

绣庄也有布料卖,有的可以做绣布,有的可以做衣裳。

她挑了一匹烟青色的细棉布剪了一块,林娘子算了实惠价给她,只要二十五文。

略一思索,她看向叶青喜。

“要不,咱们不买酒了,再买块料子给外公吧。”

“好呀,那咱们不带酒也不用坐车,走路去赵家村不要一个时辰。”叶青喜立刻说道。

他是个孩子,不理解喝酒有多重要,只知道外公喜欢喝酒,但买了布料就能做新衣裳,这个他喜欢。

而叶青凰也高兴地点头,满意弟弟立刻想到了省钱这件事,懂事。

从镇上去赵家村没有去叶家村远,车钱好像只要八文,他们姐弟俩就是十六文。

一个来回就是三十二文,能买块布料了。

叶青凰立刻转身去挑男子衣料。

紫蝶绣庄到底是做绣品的铺子,就算有衣料卖,也多是棉布、绢布、纱布、绡罗缎子这些。

叶青凰还是挑了细棉布,既然是给久未见面的外公带礼,总不好裁麻布、葛布吧。

裁的男子衣,这次花了四十文,估计还能做双鞋面子。

叶青凰又配了针线,可谓考虑周全,一共花了六十八文钱,她将一吊钱拿出来,数了六十八文出来。

林娘子没有多问,不过从姐弟俩刚才的互动便明白了怎么回事,暗叹小姑娘有孝心,赚到钱就孝敬老人。

叶青凰重新收好钱,将原本铺在小竹篮里的那块包袱拿出来,将两块料子包起来,交给弟弟背在背上。

和林娘子道别后,姐弟二人便大步往镇南走去。

因为不打算坐车了,他们不敢再有耽搁,大步流星地赶路。

叶青喜是个将满十岁的小少年,走路甚至奔跑对他来说都不是事儿。

而叶青凰更是走惯的山路,做惯的农活,半个多时辰的路根本不在话下。

乡道蜿蜒,虽然不崎岖,却也不算太平坦,走起来也还是辛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