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2)
红枣鸡汤却还是那个红枣鸡汤,对老少或病人,都是最有营养的好东西。
有了这些,再炒几个小菜,足够两桌人吃饱饭。
厨房里她带着几个妹妹做包子,两个小表弟在一旁看着直流口水,几次偷偷伸着小小的手指戳一戳生包子,看得叶青凰直想笑。
但她知道,一般农家做得多的是三合面的窝头,能吃上大白馒头已是家底富贵的人家。
吃肉包?能吃上纯酸菜包或是鸡蛋野菜包,已经是不错的牙祭了。
但她掌家后,吃食上早就提升了几个档次,因为她不想委屈自己,爹和弟妹们也需要营养。
就冲着这个理由,她宁愿辛苦一点工作,也不愿意在吃食上太省。
两个舅娘洗衣回来,进厨房一看也是呆了呆。
蒸笼里都放着包子,有香葱肉、酸菜肉、萝卜丝肉、木耳肉几种馅儿。
“娘!吃包子!吃包子!”两岁的赵沐光一见娘回来了,欢喜地蹦着跳着。
“凰姐姐好厉害!会做好多包子!”四岁的赵沐文也解释着,激动地夸着。
“凰丫头真会吃!”二舅娘过来看了看,由衷佩服得不行。
小舅娘也是暗暗咋舌,凰丫头是真的掌家能手,丝毫不因吃饭的人多而忙乱,能做许多好吃的。
但前提得是,她赚得到钱,不然以这两天的伙食,一般穷家人以后得勒紧裤腰带过几个月了。
但话说回来,凰丫头准备了这样的伙食,也是对他们赵家人的重视。
她是个聪明懂得善用、却不精明小气的当家女。
果然如外公昨天所说,中午他们回来晚些,地里的麦子就全割完了。
吃了中饭,也没多歇,就把晒在田里的麦子都打了挑回家。
下午,小姐妹们和昨天下午一样,都提着篮子去田里拾麦穗子。
两个表哥也空下来,加入拾麦穗子的队伍,争取不浪费粮食。
只有叶青凰没有去。
第69章 林家宝来了
下午,就有驴车进村来,直奔叶家大房。
最近是麦子收割季,就有镇上或县城的粮行派了不少收货管事在外收粮。
收粮有几种方式。
按麦子的干湿程度分为干收和湿收;
按收货方式分为田头买卖和粮行买卖。
很多农人为了多赚几文钱,会自己送货到粮行去排队过称,但这样一般都是干卖。
若不晒干,是存放不了多久的,送去粮行,也就是零零碎碎地送,不可能一次就送完。
而且家里一年口粮也要先留出来,不能便宜卖掉后,再高价买粮回来吃。
因此,人口多的人家,基本都会先留一半,剩下的缴粮税和户头税后,再卖钱。
也有人图方便,会选在田头就和收货贩子议价,价钱合适,打完稍微晒一晒就可以过秤了。
叶重义就是要图方便的。
除了他没办法零零总总地送,也是不想将粮放在家中,却要让叶青凰辛苦赚钱养家。
他需要钱,就需要将这些麦子盘活成钱。
但收货贩子只肯出三文,第一天并未谈成生意。
第二天早上来了另一个贩子,出到五文,叶重义依然不肯,说若卖不到十文,他就找村里人帮忙送到粮行去。
粮行湿卖能卖到十二文,干卖能卖到十五文。
这是一般情况下,若遇到灾荒年,或是哪里粮食欠收,卖到十八甚至二十文都不算什么。
但今年显然是丰年,尽管赚得少,但做为百姓却是很安心的。
丰年粮价稳定,是好事。
第二个贩子也走了,上午,第三个贩子只肯出到六文,叶重义还是没有同意,那贩子就上别家去了。
一直到了下午,才有新的贩子过来,而且没去田头,是直奔了叶家大房门前。
叶青凰刚好出来帮忙筢麦子,因为晒得多,要不时将晒干些的拢起来腾地方,两个舅娘忙不过来。
看着驴车上坐着的男人,叶青凰有些发愣。
没想到是林家宝来了。
“哟!凰丫头不是在绣花吗,怎么还要干这些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