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1 / 2)

他没明说,越是到大考时,衙门越是如临大敌的,就怕考生出事,朝廷重文,可不容易考生出现危险。

但考生之间的竞争、势力之间的争斗,暗底下能利用的事情太多了。

哪怕少赚些钱,他也不希望陈飞被莫名卷进别人的风波里。

陈飞还想说什么,叶青凰便开口。

“你听皓哥的吧,咱们现在只是和两家铺子达成了供货,街头你还没去过,越是繁华的表面,越是掩盖着底下的黑暗。”

陈飞这才作罢。

第二天他们就开始往巷口的杂货铺和锦风阁送货,赶着马车去,很是低调,也很快就回来了。

他们接着便在厨房里挑豆皮,有四张盘箕和两口锅,足够跟上他们的速度。

中午煮面吃,也能省下不少时间来挑豆皮。

叶子皓则在屋里读书,没有再管家里琐事。

昨晚又冷了一些,今天已是阴天,时不时有北风刮过,自然不合适再去院子里呆着。

小姐妹们就在厅上呆着,现在人少、做饭的任务也简化了,加之冬天不用每天洗澡洗衣,她们也能多些时间来绣花。

小吉祥有了刘掌柜借给他们的小摇床和小被子,叶青凰也把他放到了厅上。

不过避开了门口进风的地方,再将前门关上,只有后门开着,屋里就暖和许多。

她将绣架摆在一旁,这样方便陪伴着孩子。

而叶子皓在白天就能一个人呆屋里读书了。

吃了中饭后,陈飞和赵沐秋又出去了,下午就找篾匠买回来几根竹篙,自己在前院里搭了晒架。

后院里用盘箕,但前院更宽敞整洁,又有敞轩和旁边的空屋可以用,就算是雨雪天气,也不怕没地方存放豆皮。

兄弟俩自己在那里张罗,忙个不停。

但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三天,也没见一滴雨落下来,就是阴阴阳阳地维持着北风冷嗖嗖的气候。

虽然不见雨也没有雪,但这样的天其实也很冷。

现在也毕竟是冬月下旬了,再一个月就要过年了。

于是叶青凰和叶子皓商量了一下,让陈飞和赵沐秋第二天去送货时,通过刘掌柜介绍的炭铺买了几篓炭回来。没有找杂货铺,是觉得杂货铺的卖价,肯定比专门卖炭的要贵,可选项也不多。

这宅子里有两个炭盆,自然是能烧炭的。

他们买了十篓银丝炭,见炭铺有干柴卖还管送货,又买了十捆柴。

用银丝炭是为了不迸火星子,柴是必须要保障不能断烧的。

虽然花了不少钱,但他们此行到京城本就不是为赚钱发家而来,而是为了在京城的这些日子里,将日子过好,每一个人都不能饿着、冻着。

赚来的钱就是为了保障这个目标,所以他们每天都在努力着。

第636章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

转眼冬月过去,腊月在寒雨中到来。

灰蒙蒙的天、雾蒙蒙的雨、呼啸而过吹得瓦檩子响的北风…

他们也深刻地感受了一把凄风冷雨的意境。

好在陈飞和赵沐秋因为赶车的原因,是带冬衣最多的人,要出门办的事都交给了他们。

厅上烧着一个火盆子,让空气对流的两边门各开着半扇,厅上总算是暖和的。

大家就算穿着小袄也不觉得冷,而叶子皓只有一件薄棉袍,好在他要专心读书,连大门都不出了。

不过叶青凰让陈飞他们送货时,向杂货铺打听这天气,京城里的冬天有多冷,会不会下雪。

孙掌柜到也是实在人,说眼下就是最冷的天气了,南方的冬天多是下雨,最多年前下场薄雪,开年就能换春衫。

于是叶青凰打消了赶做冬衣的念头。

他们有带汤婆子来,夜里睡觉到不会冷,白天也有火盆烘烤着屋子。

不让姐妹们出门,总算能适应下来。

若是还要在外面跑,就怕水土不服。

而现在每天在汤里都会放胡椒,还买了生姜和红糖回来,每天晚饭后都会喝上一碗。

天气不好就不能挑豆皮了,但糕饼订单依然能维持。

陈飞又生起去街上挑担的念头,被叶青凰制止了。

但他和赵沐秋还是去东南和西南几条街都走了走,发现竟然有八家糕点铺,卖的各式糕点也是五花八门,不禁咋舌。

南方的糕饼也很精致,但没有他们这一种,于是就上前问起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