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2 / 2)

见爹有些闷闷不乐地喝酒,叶子皓也是无奈,不知如何劝解才好。

因为这种分离的愁,是任何言语都没办法劝解的,只能安慰他们向前看。

可是向前看也是得等下一次再来,这个时间现在还没人能确定。

“爹,靖阳和这里只有十二天距离,如果子康最后不想来,你和娘自己过来,每到一地找车马行的马车,多花点钱也没有关系,和娘一路别累着就行。”

最后,叶子皓只能这样说。

子玉虽也是爹娘的孩子,但子玉已经嫁人了,原本婆家就是她的归宿,不在娘家很正常。

那些外嫁到千里之外,一辈子难见的,也不是没有。那些和亲去了其他国家的公主、贵女,便是如此。

而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是十二天的路程,并不算太远,如今有钱有闲,行有马车、住有客栈,一年走个两回亲戚并不困难。

因而,爹娘若舍不下儿孙,早些搬来也是正理。

若是两边牵挂,那真真是自找罪受。

要知道子康若是来府城开铺,他们搬过来了,周家爹娘不一样离儿孙远了吗?

这本就是难以两全的事情。

只是这样的话他说不出口,没有办法和此时正在惆怅烦恼的爹说,会让他更难为。

为了让爹缓和一下心情,等爹吃完饭,叶子皓立刻将小吉祥往他怀里一塞。

天气热了,又是从大早忙到上午没停歇过,因而,吃了中饭后,大家就都回屋歇中觉去了。

最近天热身子本易困乏,还有精神的恐怕就几个小的了,也包括聊得热闹的小吉祥和小铃儿。

于是叶青凰便带着他们俩到屋里去玩耍,一起歇个中觉。

她带着两个孩子,叶子皓就没地方了,干脆在窗前罗汉床拿了本书看起来。

两个热闹的小孩子终于在叶青凰的哼唱声里睡着了,屋里宁静祥和,屋外也没人伺候。

叶青凰念大家最近都很忙,天气又热,因而特许嬷嬷们和那十二个丫环都回屋歇中觉,一个时辰不用来听差,有事会喊她们。

而在翠拢苑挑豆皮的六个小厮,中午是不会做这个的,他们都是早上挑、或是晚饭后去忙一下,如今活儿上手做顺了,每天每人完成早晚各一锅就够了,其他时候只是轮班来翻晒、检查豆皮的晾晒情况。

而他们也暂住在翠拢苑,是为了若天气不好时收豆皮方便一些,另外也怕路过的鸟儿啄。

细心看护,如今已攒下两万多斤干豆皮正在陆续卖掉,制作简单、盘现利益很快。

散卖是十文钱一斤,也就是放在八珍阁的卖价,但百斤以上便为九文,两百斤以上为八文,五百斤以上为七文,千斤以上则是五文。

价格梯次很清楚,价目表也贴在铺子外面,到是没有再沿街去发宣传单,毕竟不算新开张的铺面了。

当然,以叶青凰和叶子皓一惯的经营作风,在零售之余,是一定要寻到订单以保障销量的。

第836章 给别人留条活路

因而,首先就是城守府自家,通过苏大管事采购了一千斤,要知道这府里吃饭的可不只有城守一家,还有一众下人、两百府卫。

而城守府是有朝廷补助费用的,这个算正常采买、公事公力。

之后是衙门饭堂,衙门的管事也精明,知道价钱梯次后,竟去说服了其他人包括三班六房的头头们,一起凑了单买了五百斤。

没有哪个普通人家会买百斤以上的,能买上十斤就不错了。

但衙门这么多人也不是只身一人,他们也是有家人的,这么一凑还真是让他们凑到了五百斤。

当然衙门公家饭就占了两百斤,各家到手的或十斤、或三十斤不等。

叶子皓知道是他们各家自己凑的单,便给他们算了五文,按千斤来算的,并且说以后他们如果是自家想买,不管几斤都按五文内部价。

至于外面,八珍阁将价目表一摆出来,大家议论纷纷的便是要找多少人凑单才行。

要知道这行市零卖也就是八文,大人家的八珍阁,这价钱是不是有些贵啊?

他们不知道,叶青凰根本没想做零单,毕竟他们是大量出货的,这一斤、两斤的得卖到什么时候?

因而故意比市价还高,就肯定没人论斤来买了,那若是想吃又嫌这里贵,要去哪里呢?去其他杂货铺、干货铺多的是啊。

于是散客就流入其他商铺了。

而其他商铺的货从哪里来?同样的价对自家没影响,谁不乐意巴结一下能大量供货的城守大人家?

再有大户人家少则十几口人,多则几十口甚至百余口人,买上一千斤也就五两银子,比在其他铺子买的划算,还能吃上两个月了啊,何乐不为?

因而,这货不管是供应商铺、专卖这个的杂货铺、干货铺还是大户人家,上货第一天就出掉了一万多斤。

这个优势,是普通作坊根本没法比的,但普通作坊也是开铺的,没有中间那么多转手的人,也卖得便宜,单价也是行价八文,但你买得多也能随手优惠,对小户人家、寻常百姓、买量不多的客人,就正是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