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2 / 2)

正院虽然就座落在花园里,他站在醉花阁门口就看得到前厅的大门和门前的台阶,但走进那大门可就是内院了。

他虽为大管事但到底不是大总管,自然不敢造次,就喊了丫环进去禀报。

这就是叶青凰为何会亲自到醉花阁的原因,因为她知道客人已经登门,她不能呆在屋里听丫环来回跑传信儿,干脆直接去问苏洋,府里有没有让文人雅士煮茶的工具。

这些,做为大管事的苏洋自然很清楚,立刻就吩咐小厮去办。

准备了银花炭和银丝炭两种,再几个小泥炉、陶水壶、青花瓷器茶具、檀木茶盘、红茶、绿茶、青茶、白茶四种并府里有的几样糕饼。

在靖阳县时,银丝炭是有钱人才用得上的好炭,当初李氏回老宅过年,暖手炉里就用的这种炭,炫耀得很,叶青霞带夫婿回娘家时,也用的这种炭。

但在这府城里,银丝炭最多就是中等炭,好炭是银花炭。

原本城守府已采备了不少,后来陈家致歉非要送钱,叶子皓顺势收下手,就买了许多炭,买的就是这两种,分给衙门的人用,甚至府兵、府卫都有。

已经烧上炕的人其实能用上炭的机会就不多,他们消耗更多的是柴,自然储备得也不少,毕竟除了主子有了炕,外院下人屋里也是烧炕的,府卫那边也是。

因此,在上个月叶子皓回来之后,叶正诚和叶华英、陈飞他们就四处去搜集好柴,将空着的院子和柴房等堆出许多座柴山了。

而这炭,银丝炭不过是他们烧火锅吃时常用,银花炭,此时待客便用上了。

在叶子皓赶回来之前,叶青凰就已周到地安排下去了,叶子皓听了自然欢喜。

他们回到暖融融的东屋里,叶子皓收拾了一下,换了一件袍摆绣墨竹的薄棉袍,这才重新出门,赶去梅园。

庄明宇已去拿了梅花酒等在前厅,得到命令的苏洋大管事也去张罗中午的酒菜,这席自然不是等到中午才吃的,估摸着一个时辰后就能吃起来。

而这样的天气里要保证吃热乎乎的菜,除了不断上菜,最方便好用的办法就是吃火锅。

梅园自开放之后,安排在松涛居的十二个小厮就被派往梅园了。

而梅园的丫环只在每天早上打扫一下就行,其他时候已无需在那边听差,就被分配到了正院这边来,帮着做珍珠饰品。

按叶青凰的意思,尽量赶在年前把货都存出来,明年重新进货之后,就出新的款式。

而如今,梅园竟然做起了买卖,有十几个小厮在这边当成了伙计在用,心里却是兴奋不已。

他们明白,这也是一个锻炼机会,小厮、伙计,虽然都是给人做事,意义是不一样的。

除了小厮,这里还有府卫,以免有人在梅园胡来。

昨天只来了几拨探路的人,今天这天气,本应是最好的登门机会。

奈何府学这一大早穿街过市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很快就有人意识到他们是要到梅园了。

这么早就过来,还是师长们,一时之间,与其说街头议论,不如说各人都在猜测,自己选在今天去,是否合适?

叶大人会亲自招待吧?

这是一个亲近城守大人的机会,这样的机会这个冬天都不会太多,可这文人相约,一般人去合适吗?

第941章 将来切莫忘了初衷

有人迟疑、有人退却、有人不想放过机会于是也陆续来到城守府,谁知却没有如昨天那般被直接放进门。

“大人在招待府学与各县学师长,今天梅园不对外开放。大人说了,今天雪落,明天风景更好。”

守门小厮得了叶子皓吩咐,客气地拦下了前来的百姓。

话说得客气,也解释了原由,自然没人敢争辩一二,只是有些遗憾地离开了。

梅园三楼,宽敞的空间里于四角都摆了大火盆,不间摆着几张桌,一些吃食摆于其中,在靠几扇窗的位置,才有泥炉煮茶,师长们亲自动手,自得其乐。

等叶子皓过去,他们才知道这些安置不是叶子皓的吩咐,而是叶夫人在第一时间吩咐下来的,不由称赞。

这天雪落如帘如幕遮人视线,但园子里却寂静无声,只有楼上传来说话声,到也清静雅致。

红梅傲雪绽放,几十株梅花树仿佛一夜睡醒了般,比昨天又多几分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