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1 / 2)

叶子皓在后面也是笑眯眯地看着,大有臭小子长大了还是有点用处的感慨表情。

叶青凰嗔了叶子皓一眼,没有立刻接过花却是伸手将孩子抱上了炕,抱在怀里坐着。

“这花真好看。”叶青凰看着孩子还捏着花小心翼翼的样子,并没有立刻拿过来。

她觉得,拿着花要给娘亲的孩子,真是可爱。

谁知,小家伙却不知她的心,而是忽然想起来什么,抬头看向叶子皓:“爹爹!戴!”

叶子皓便答应了一声,走过来从他手中拿走那朵红石榴花,便插到了叶青凰发间。

“小吉祥站起来看,娘戴花好不好看?”叶子皓看了一眼戴花的姑娘,便伸手将儿子拉起来,指点他看叶青凰。

“好看!好看!”小家伙觉得很有成就感,开心地拍起了手。

“你不许扯娘头上的花,扯坏了就不好看了,现在好看。”叶子皓教导儿子。

“不许!”小家伙用力点头答应。

“不扯!”叶子皓纠正他。

看着父子在那儿认真交流,叶青凰哭笑不得,但她头上平时很少戴什么大件儿,最多就是几对简单的绢花。

难怪别人都笑她朴素了。

不过这是夫君摘、儿子送的花,她心中自然也是欢喜,便下了炕去妆台前照了照,又拿了小镜照了照脑后。

“娘好看!”小吉祥见她照镜,连忙夸道。

“娘子好看!”叶子皓也一本正经地夸。

叶青凰顿时红了脸,羞窘地白了他一眼,便去抱儿子,和儿子说话,问他在衙门里有没有乖乖听话。

叶子皓被冷落,不甘心地坐在炕沿,张臂就将娘儿娘都圈在怀里,抗议道:“我也很听话呀。”

他一到衙门就要跟进春粮的事情,可不只是去喝茶溜娃的。

其实开春后第三批垦荒就开始了,有了捐款筹资在前、朝廷捐款在后,垦荒种兵田的计划一直进行得很顺利。

毕竟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就是有饭吃,他们也没有等着别人来养自己,而是勤劳积极地通过自己干活赚钱来养家糊口。

工钱不是特别高但也不算很低,最重要的是每天现结不拖不扣不搞鬼。

这样的工还是为朝廷做、增加了粮食也是送往边关驻军吃,他们既是为自己也是为朝廷,还是为边军解决军粮难题。

这份工让他们心生荣誉感,当然这份荣誉感,也是叶子皓初上任时就引导着大家感受到的。

一个积极向上、有野心却办实事的城守大人,一路行来自然也会带起一片积极向上的正面风潮,民心所向,当然就能拧起一股力量。三月下旬、四月初正是收麦子、翻耕的季节。

去年第一批垦出来的田赶上了今年第一批麦子和油菜。

去年第二批垦出来的田当时种了菜也借此肥了田,今年开春便全种上了棉花,就等秋天采摘了为边军做棉服。

第1037章 丫头们都大了

上个月,叶子皓收到御赐之物后叩谢皇恩的折子已经送出去。

同时附奏的便是兵田情况,以及申请棉服皆由青华州兵田所在地百姓就地制作、按数直送边军而省下路上成本的计划。

青华一州十二县,去年冬天垦的地都有一百亩,也就意味着今年种了一千三百亩棉花地,再加上东华州那边的,数量不可小窥。

而直接从北地送到边城,虽未经兵部统一制作、派送,但少了程度也就少了关卡成本,还有从京城到边关的各种成本。

只是棉服而非兵器,朝廷自然会同意,而叶子皓却为辖下各县的妇人寻找到了赚钱的路子。

今年种了棉花,明年当然还会种棉花,以后每年都会产棉花,不但能供北军还能供其他地方的军需。

这么多兵田不管种什么都要人力,活儿就能一直在自己手中,工钱、管理、规制都已定好,便是一条长远的生计大道。

当然在后方开办军塾的事也在年后就上报了。

办塾工程交给了工房主簿王大人,军户子弟登记和管理事宜交给了兵房主簿刘大人,食宿管理和银两安置则是周先生这边负责。

当然,他也交代了礼房主簿杨大人,关注军户子弟,若文才也不错可以科举的,可以扶持一下。

总之叶子皓的构想便是,既解决了军户子弟出路又为朝廷储备了军力。若能出个文武双全的将领,更将是东黎之福。

他将计划先安排好,再将任务分配下去,大家都别闲着,但也不会忙死,还更有利团结,而掌控全局调度安置的人,便是他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