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1 / 2)

任你舌灿莲花,我只坚持一个道理。

圣旨已下,你却拒不接旨就是违抗皇命,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这是联姻不成要人命呢!陈家狠啊!”

“陈家这是想杀了叶大人啊!陈家有这么大的权力吗?”

“不知道这什么公公和大人,有没有收受陈家的好处啊?”

“这里离京城那么远,若是他们伙同陈家在这里做点什么,皇上也不知道啊。”

“…”人群里的质疑声又适时地传了过来。

其他百姓一听对呀,这陈家老爷明显是恼羞成怒了,要追究叶大人抗旨一事问罪呀。

“大家别忘了,这圣旨是下给青华州城守的,在下叶子皓已不是青华州城守,如何能接下这圣旨?”

“话,都当众分解明白了,道理大家也都懂,今天我叶子皓便卸任交接事务,明天还乡!以后…”叶子皓朝四周抱拳行礼,说到这里突然顿住,叹息了一声,竟是有些心灰意懒模样。

“在下自持才学睿智,以为仕途好走,从不攀交权贵,一心只为百姓谋福趾,奈何人心险恶,我不站队人逼我站队,不站队就要弄死,这官,不做也罢!”

这翻话说得无比伤感,想到他上任一年来的种种,便有妇人忍不住掩面低泣了起来。

一人哭伤感,百人哭便有些惊天动地了。

“叶大人,你在任无过错,无妄之灾皆来自小人肖想,坏你夫妇情份,你也不必忧心。”这时周先生站了出来。

“我等虽品级不高却也是六品正阶,我们今日就联名上奏皇上,将此间真相说清,相信皇上圣明,自会收回这被人骗去的圣旨,不会追究大人过错。”

刚才叶子皓说话时,他们几个主簿大人便在后头悄声商议了一个对策,总不能真让这样的好上司突然就因为一道这样的圣旨而不得不弃官还乡。

谁知道新来的城守又是什么样子?

在经历了前任城守和这任城守之后,周先生且不说,其他几位主簿甚至那些个捕头都觉得,在叶大人的领导之下,只要不犯大错,就能高枕无忧了。

虽然不能贪点钱财,但福利也没少过。

去年冬天分炭不少,家里用不完,他们悄悄拿去也卖了些小钱。

还有腊肉、糕饼什么的小吃食,也是大人自己给的。

去年冬天梅园赚了好大一笔,除了用于建军塾,还有多的也给他们分了一些,虽然分到手的钱不多,但大人的态度却是那么明白而和善的。

他们私下也曾含蓄地议论过,去年梅园所赚用于军塾开支,那今年眼看着又到夏天了,离冬天还远么。

那今年冬天梅园所赚,又将用于哪里?说不定还能再分一些呢。

以后每年冬天,梅园都能出一笔钱啊。

这一年来他们也看明白了,所谓不犯大错,当然也不能大贪啊,这种小恩小惠小钱财,谁个会管?

大人自己分给他们的,他们接着就是了,还不用担任何责任,朝廷更不可能来追究这样的事情。

所以,跟着现任的城守,他们的日子才过得舒坦啊。

三班六房决定尽力保下叶城守,至少这种态度要明白展现出来,带动百姓跟上他们的步伐,到时事情闹大了就是民声。

民声鼎沸,就是朝廷也不能罔顾。

属官们打着自己的算盘,叶子皓心中明白,但他并不阻止。

毕竟他现在不是四品城守,只是六品状元,一个翰林院的修撰而已,同样的品级,当然无权过问他们的行为。

而这里官最大的,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还是礼部的。

若是吏部的或许还能耍耍官威,礼部的管不上地方这些品级不低太多的官员。

偏偏好死不死的,那位司礼主簿杨大人又凑上前,再次提议请宣旨太监和礼部员外郎一行去驿馆休息。

圣旨什么的,他已经忘记了,也希望这一行能聪明地选择忘记。

巧得很,他是地方衙门的礼房主簿,来人有朝廷礼部员外郎,官差半阶,却是同僚。

那员外郎齐大人看了他一眼,心里便有些松动。

毕竟这样僵持下去可不是办法,更何况他又不瞎,且不说圣旨的问题,这叶大人与陈家怕是结怨了。

不,是结仇了。

看刚才陈家主暗示的意思,显然也清楚两家不可能好聚好散。

第1066章 为叶大人请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