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1 / 2)

而叶子皓进的正是人数最多、职权最广的察院,上峰也是年纪最大、近两年身子骨还不太好的林泉岳。

叶子皓一来就是从三品监察御史,这在各院都只有一个,其他的只有从四品、五品、从五品。

换言之,从三品这一位,通常都是准备接任正三品中丞之位的人选。

从职级上就可以看出来皇上用意了,这让前任呆在这位置上的那位怎么看?察院一下多了一位从三品同级官员,又叫察院乃至整个御史台怎么看?又叫其他朝官和背后的势力怎么看?

这就莫怪叶子皓一直处于争议话题的旋涡,也倍受关注和冷落这么矛盾了。

进京以前,叶子皓虽有了解形势和自己的处境,但只有进京了以后,这种感受才会更加深刻而明显。

他刚到京,府外就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刚到祁王府,祁王就给他分析了时局以及他要注意的地方。

御史台察院另一个从三品监察叫陆云诚,是个四十出头的陈水州人。

也算是有背景、家世好的人物,而且任从三品监察御史三年了,无论是资历还是人气,都比叶子皓有优势。

这就是叶子皓进御史台要面临的现状,可不管竞争多激烈,自身处于怎样的劣势,从三品就是从三品。

所以祁王舅舅最后的结论,是皇上不会让叶子皓等上十年,不会让林泉岳在中丞中位置上呆到致仕。

那个位置最多三五年就会换叶子皓上去。

如此,原来的从三品御史陆云诚依然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叶子皓不过是借此跳板踩一下而已。

这样于叶子皓而言,其实是没有竞争必要的,只不过其他人是否明白,就不得而知了。

此时早朝未散,御史台几位中丞和有本要奏或轮值御史都没回来,御史台只有一些品级低的御史正在忙碌。

但要说忙碌,相比其他衙门又非常清闲了。

毕竟他们是言官,并不直接掌理政务,也不直接管民生,他们的主要现职是监督,弹劾犯错、涉罪之官,并收集证据。

那些御史们有的坐于桌案后正在翻看资料,或伏案书写,或端着茶杯在另一侧低声说话。

听见门外动静,在看到叶子皓进来时,众人皆是一愣。

这年轻人找谁?

“各位有礼了,在下叶子皓,奉命前来御史台履职。”叶子皓微微一笑,便抱拳团团一揖,朗声说明来意。

他的话音刚落,众人的议论声便嗡嗡响起,各人脸色不同,但目光却共同地蕴含了一抹奇怪的光芒。

似乎是在好奇打探,又似乎是在看热闹般兴奋,更多的是“好戏要开始了”的雀跃。

第1351章 竞争对手

最后还是一个留着短须的从四品老御史走过来,带叶子皓去办理了入档手续,并且将叶子皓领到办公之地。

察院有单独的办公院子,从三品御史当然也有单独的屋子。

虽然屋子不大,到底是一个人专用,有张大书案,进门对面墙有书架、柜子,靠窗有待客用的茶几和太师椅。

另一头靠墙还有一张长长的矮柜,柜面低于窗棂,上面放着一些书册和一只青瓷花瓶,花瓶里此时空着并未插花。

也就是这间屋子是一排屋子的近头,有一门两窗,放花瓶那窗刚好在拐角之处,拐角那儿却是通往茅厕之地。

因而,看似环境不错,实则…

这安排很玄妙。

叶子皓四处看了看,便将一切收入眼底,也沉在心中,只是微笑说道:“还不错,有什么公务要交接的吗?还是我自己重新开始?”

“这个…”带路的老御史沉吟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诡异的光芒,似笑非笑地道,“叶大人算是凭空降下的职务,并不是接掌谁的位置。”

“因而应是没有公务交接的,至于具体有什么事务要处理,这个…其实御史台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公务,总人数也不是六部和其他衙门能比的。”

“当然职权、薪俸也是无法可比,这才叫清水衙门啊。”老御史笑了笑,心中暗暗嘀咕,也就比翰林院这样的地方好一点吧。

当然叶子皓是从三品,再怎样清,年俸也比他们高,更何况眼下是神仙打架,他们小鬼还是靠边站吧。

因而,老御史连忙拿来御史台的基本工作章程,又提醒了叶子皓工作时间之后,就离开了。

叶子皓看了一眼手中的公文,随手递给庄明宇,装在了叶青凰做的一只锦布公文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