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九州之战,在袁青冥掌事之前,面临许多重大决策的时候,都是温仪景拍板决定,从未错过。

即使袁青冥逐渐掌权,可温仪景说的话,份量却也极大。

可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想要将温仪景从权利中心驱逐。

否则,这天下岂不是要由一个女人说了算?

这个女人,还不是他们东昭城的人。

温仪景的身影近了,卓元良顾不得再思考这件事情,一如既往地起身朝着温仪景行礼。

他从骨子里是敬佩面前这个女人的,甚至是畏惧。

“婉秋忧思过重动了胎气,这么大的事情,卓大人竟不传信于我请玄英,是有了嫡长子便不在乎婉秋肚子里的这一胎了吗?”

温仪景并未让人起身,并兴师问罪。

“下官知晓太后娘娘去奉高有要事处理,不敢贸然打扰,已经请了城中最好的郎中诊治。”卓元良躬身辩解。

温仪景歪头看向萧玉京,凑过去闻了闻他手中杯子里的酒还是茶。

暖风吹过,二人发丝交织在一起,萧玉京朝着她笑了笑。

温仪景便也笑了,拿走萧玉京手中半杯茶饮尽,这才回头看还在行礼的卓元良。

“卓大人起吧,婉秋最看重你。”温仪景笑着坐在萧玉京身边,亲手给萧玉京倒了一杯茶。

回头的卓元良正好看到这一幕。

太后娘娘和萧玉京之间,好像真的一对眷侣,在这水榭之中,如世外仙人,不染浮华。

难道,她真的不在乎权势了?

甘心于后半生都和一个残了双腿的男人度过?

“卓大人政务繁忙,婉秋要安胎,想来你们二人也无暇教导阿禹,此次便让他随我一同入京。”温仪景悠悠开口。

刚准备落座的卓元良,“……”

他吞咽了两下,想着该如何委婉拒绝,却又听太后娘娘开了口:

“进京之后,让阿禹多在陛下面前走动走动,到底都是东昭城出来的,陛下一直想和大家亲近亲近,这次是个好机会,大人以为呢?”温仪景笑着问。

卓元良等人觉得她或会夺权,难道帝王就不会疑心他们也会自立为王?

如此忤逆帝王的心意行事,卓元良真的没想过后果吗?

第164章 萧玉京,你很期待?

温仪景看着沉默的人,也不出声催促,只静静地和萧玉京一起喝茶。

她拍了拍萧玉京的手,朝着湖中游过来的鸳鸯指了指。

萧玉京看过去,小声说,“等回家后,咱们府中也养两只?”

温仪景摇头,“鸳鸯不忠贞,养天鹅吧。”

“也好。”萧玉京点点头,语气纵容。

正在权衡利弊的卓元良,“……”

他抬眸看了一眼面前的二人,真真是郎才女貌,般配至极。

若当年萧玉京也求娶温家女,今日天下,又是何种光景?

不过太后和萧玉京的话也确实有道理。

如今小皇帝对温仪景寸草生辉,自己此番参与围剿太后,触碰了帝王逆鳞。

小皇帝今时不在意温仪景夺权,却会怪罪他们自作主张。

如果不拿出诚意,卓家的忠心都要被质疑。

他没有谋反之心,小皇帝才略也让他心服口服。

将唯一的儿子送到京城,或是质子,可却也未尝不是机会。

“太后娘娘能看得上阿禹,是卓家的福分,以后就劳烦太后娘娘费心了。”卓元良恭敬地说。

温仪景笑了笑,“卓大人是聪明人。”

得了答案,她笑着站起来,“跑了一路,玉京也累了,回去休息了。”

卓元良见状,起身将二人送出水榭。

看着温仪景亲自推着萧玉京的轮椅,一双眼好像要黏在萧玉京的脸上,卓元良只觉得自己越发看不懂太后娘娘了。

看着人远走,卓元良叫了刚才带温仪景过来的小厮,“太后娘娘来的路上可问了你什么?”

小厮如实回。

卓元良站在岸边柳树下看向湖中的鸳鸯,半晌,吩咐身后的小厮,“让人将这鸳鸯逮出去,换两只天鹅在湖中。”

……

在卓家,温仪景总不好再和萧玉京分开睡。

而且轮椅通行也算不得方便。

好在如今萧玉京并不敏感,轮椅被人抬起来又落下,他都能坦然面对。

房间已经准备了热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