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2 / 2)
让满怀期待而来的人笑容都有些僵硬。
“你们能坐在如今的位子上,也少不了当年太后娘娘的提拔,她当年肯定就知道你们都看她不顺眼,却还是用了你们,这样的恩情,若是还继续视而不见,过去的书可都是读到狗肚子里了,连我这一介武夫,都要怀疑你们是不是真的能胜任如今的官位。”冯德昌看着几个文官道。
“是啊,陛下对太后娘娘一向唯命是从,若是当初太后娘娘坚决不点头同意让你们入朝为官,你们引以为傲的才华,便只能被埋没在乡野之间了。”林威也道。
自身才华的确很重要,可若是上位者不给机会,便只能愤愤不甘,毫无办法。
他们这群人,虽然的确是厮杀出来的,可却从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温仪景手中,并不缺能人。
房间里鸦雀无声,几个人神色或惭愧,或感激,也或不甘。
“反正我林威带领冀州将士百姓,日后誓要效忠太后娘娘,至死不渝!”林威当即高声表态。
“我冯德昌亦是。”冯德昌也点点头。
温知序和周泊聿更是不用说了。
事已成定局。
京都城的文官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煽动民心也为时晚矣,吃了点头,别无选择。
“今日,你们几个文官先去萧家拜访,请太后出山主持大局。”冯德昌思索了一下,安排道。
几个人莫名觉得有点尴尬,以前制裁温仪景,他们也都吵闹的挺凶的。
他心中估摸着温仪景两次也不会同意。
如今文武分开,各表诚意。
时间紧迫,不能再多耽搁了。
“你等先跑一趟,等明日陛下灵位前,我等文武官员再一同拥立太后娘娘,以表诚意。”冯德昌说。
众人也都懂了冯德昌的意思,没再犹豫推脱,纷纷点头
“如此也好,分开各跑一趟,也能显得自然些。”文官大臣说道。
送走了人,林威似乎懂了些什么,“太后娘娘在等这群迂腐的老东西去低头?”
“君臣有别,臣子何来低头?”冯德昌提醒道,“太后娘娘也绝不是那般小气的人,如何会和几个老东西计较?”
林威朝着冯德昌竖起大拇指,“相识这么多年,没想到你竟也有这等口才,往日真是我看走了眼。”
冯德昌呵呵笑了,“我这是顺从本心,随心而行。”
“入京的时候,你冀州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吗?别在这个档口让人钻了空子,到时候你这一州之主的位子,可就保不住了。”冯德昌提醒道。
林威点头,“早就收到了你的消息,我已经提前部署好了,不会出岔子。”
冯德昌点点头,“如今边疆正乱,也不知公主是否能撑得住,京都城的事情还是要尽快解决了,我等也好回去驻守自己的城池。”
他现在心里是真的有些担心,恨不得将温仪景绑到龙椅上去,快点完成这登基仪式。
“太后娘娘之前是多爽快的人,在京都城被这些人逼得都如此磨磨唧唧了。”冯德昌叹了口气,“我最是不爱和这群文人打交道,一堆的屁事儿。”
林威深有同感,“太后娘娘到底是个女子,这条路走的艰辛,小心些总是没错的,如今我等一致支持,她坐上去也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为百姓做些实事。”
林威也能理解温仪景这么做的原因。
即便是换成他们之中的任何人,都只怕不敢一口就答应下来直接坐上去。
……
当天下午,几个文官便到了萧家门前求见温仪景。
温仪景笑着将人请到了厅堂,“诸位可都是稀客。”
“娘娘身体还好?”为首的张阁老关心道。
“有劳惦念,一切都好。”温仪景笑着点头,心中已经明白几人的来意。
“娘娘,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边境战事频发,我等请你出山,登基为帝,护佑九州百姓。”几个人也实在不好关心太后娘娘太多私人的事情,干脆齐齐下跪,直接入了主题。
“我一介女流,我朝人才辈出,哪里轮得到,诸位莫要再出此言了。”温仪景无奈地摇摇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女子要生产怀孕,到时候哪里还有心思去做别的事情啊。”
这话,便是在阴阳这群人当初拿此事来拿捏楚寒英了。
“娘娘此言差矣,为母则刚,您即将进入新的身份,行事定会更加细腻,也会更加爱护我朝百姓。”张阁老笑着恭维。
其余几人纷纷点头。
太后温仪景这身子骨,寻常女子可比不了。
大着肚子九州到处乱跑,一点事儿都没有。
这腹中的孩子,日后也定然并非常人。
“大人谬赞了,只是我生产在即,不想劳心费神。”温仪景摇摇头。
有人还想再劝,张阁老抬手制止,笑着看向温仪景,“也罢,不过微臣有一政务,还请太后娘娘拿个主意。”
“张大人请说。”温仪景点点头,正了神色,没有推脱。
“人口失踪的事情,微臣也已经进一步的了解了,周家那位,身上必有疤痕,可要去拿人?”张阁老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