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2)
下人们满头雾水,不知道他们这想一出是一出的主人,大半夜不睡觉将幕僚关进小厨房要做什么,唯有抱着满肚子狐疑散开。
终于将人成功拐来,陵洵面对着紧闭的小厨房门长舒一口气,等转过身时,才发现穆九正站在后面,淡笑着看他。
陵洵有意不去看穆九,挽起袖子,从厨房角落的大缸里舀水洗手,“说真的,我可不是吹牛,我真会做饭,当年在绣坊做工,我曾给三十几个绣娘烧饭。”
穆九还是没说话,眸色晦暗。
陵洵实在没法忍受这样无声无息的注视,皱眉问:“你看什么呢?”
“想到一句话。”穆九略微正色道。
“切,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君子远庖厨嘛。”陵洵说话时正蹲在灶下,也不知是不是起火生热,他的耳尖有点红。
“不是这句。”穆九却否认,也卷起衣袖过来帮陵洵添柴扇风。
“哦?那是哪句?”陵洵站起身,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居高临下看着蹲在地上生火的男人。
“洗手作羹汤。”穆九说话时唇角不经意上扬。
陵洵不通诗文,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这句话也没什么褒贬之意,不过是一句陈述,倒也符合他方才洗手准备煮饭的情形,便也没再深追究。然而倘若他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形容的又是什么人,恐怕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想了。
只一刻钟功夫,陵洵便煮了一碗葱花面,虽然简单,味道却是真的好,火候掌握得很准。
“怎么样?”
“极好。”穆九在陵洵期待的目光中挑起几缕面丝尝了一口,真诚赞道。
陵洵尾巴就要摇到天上去,笑眯眯撑着头坐在穆九旁边,看着他吃面,“还记得我们之前在那个漆器村子里碰见的惠娘吗?就是那个贪狼国的王妃?”
穆九拿筷子的手微顿,“记得,主公怎么突然想起她?”
“我们住在漆器村的那天晚上,她还疯疯癫癫地给你送来一碗羹汤,说要给你补身子。”陵洵也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想到了惠娘,可能只是看到穆九吃面,忽然有种给晚上用功的儿子准备吃食的感觉,只是他这次管住了自己,没有真的嘴欠说出来。
“看她当时的模样,没准是拿你当自己的儿子了。其实她还真是歪打正着,你本来就有夜间进食的习惯。”
“不过是一个疯女人,主公何必揣测她是如何想的。”
一边闲聊,陵洵也跟着吃了一点,见穆九将一碗面吃光,他心情大好,趁热打铁弥补方才犯下的错。
“刚刚是我说错了话,那镇纸对怀风想必很有意义,我不该出言不逊的,你别往心里去。”
“主公不必介怀。”穆九与陵洵对视,眼中竟有种难以言说的情绪,“不过那镇纸的确是故人所赠。”
“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和你的字号有关?”
“嗯,赠镇纸之人,便是赐字之人。”
陵洵很是意外,“我记得你说过,给你取字的是个小孩啊。”
这次穆九只是笑了笑,没有再回答。
陵洵看着穆九眼中无意间流露出的温柔,一瞬间明白了什么。
为什么只是一个小儿的无忌童言,便从此以怀风为字?陵洵当初想不通,此时才明白,或许这个穆九口中的小儿,与他的缘分并不只是赐字这般简单,算算年纪,两人也只是相差四五岁,日后说不定有过很深的羁绊。
早就听传言说穆九有龙阳之好,可是也不见他真的对哪个人青眼,如此来看,恐怕只是早就心有所属。
不知怎的,陵洵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原本的好兴致也顿时烟消云散。便在这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女人的尖叫。
陵洵心头一跳,“是刘妈的声音。”
穆九道;“听方向应该是后山那边。”
陵洵脸色瞬时没了血色,跌跌撞撞往外跑,“是小甘……”
就在陵洵和穆九在厨房里忙活,吴青已经追上了钟离山,陪着他一路往回走,这期间自然不少说些阻挠出兵汉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