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新婚夜,包办婚姻也很甜! 第115节(2 / 2)

第二道大题开始是电路电阻计算题,套用公式计算。

后面几道大题也是计算题,压轴题是她最头疼的力学计算题,对她来说有很大难度,套用动量守恒定律列出公式。

这时候试卷题目相当少,物理试卷总分一百分,总共七道题。

林清雅写完物理试卷,有两道计算小题算的模棱两可,问了在座的同事,都算不出来,又失望地拿着试卷先回去,再找人请教。

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后,日子过得很快,每天都有新的通知。

最先收到的通知,就是招生办的工作下达给公社,联合公社学校,组织了一个政审班子,主要是审查家庭关系,学籍档案等,严格执行招生条件的规定。

广播通知即日起开始前往报名,报名地点在公社学校。

林清雅和养鸡场的同志住在公社,也不是去得最早的一拨,等她们吃了早饭到了,大队的同志早已乌泱泱的在操场等候,听见队伍中谁大嗓门说他赶了十几里路过来,早饭都没吃。林清雅还是第一次进公社学校,心底微妙的触动,耳旁传来热闹的笑声,一条长队,排在一间教室门口,政审还没开始。

队伍中有的拖家带口,年轻妇女牵着孩子过来排队,还有这几年的初高中毕业生,好些个都是公社的熟人,连妇联的王京花也过来排队报名。

大家脸上都是喜气洋洋,不管考不考得上,都要誓死拼搏一把。

林清雅提前打听过,政审班子会考察有没有达到高中的文化水平,就把她写完的三套试卷拿上了,站在队伍中,不免兴奋又紧张。

赵香兰叹气道:“这政审人员太墨迹了,还不开门,我们都排半天队伍了。”旁边她男人,给她递馒头和稀粥,为了排队早饭都没来得及吃。

就在她说完,终于有七八个人,夹着公文包,穿着白衬衫制服,从学校门口走进来,该是刚在食堂招待过的。

其中有公社罗校长,副校长,还有公社资历高的老师,和几个陌生人,该是招生办的。

这伙人走过来,教室门打开,他们往里走,排在第一个的同志也被叫了进去。

第一个是赵志伟,听说广播通知后,昨天晚上就跑来公社学校蹲了一夜。

大家都紧张地看着合拢的门。

突然,没过几分钟,门就打开了,一道身影疯了似的从里面冲了出来。

赵志伟疯狂地抓着头发,表情痛苦而狰狞,嘴里呜呜发出含糊的声音,跌跌撞撞地往校门口跑去,有几个同志见情况不妙追了出去。

众人都赫然吓了一跳,这好好的人,一眨眼就疯了。

“怎么回事?难道没报上名?”

此时,一位招生办人员走出来,面无表情,公事公办道:“凡是年龄超出30周岁,不符合招生条件的同志,请及时退出,不要影响后续的报名工作。”

第251章 周霁川,保佑我啊

林清雅心底一提,蹙眉看向招生教室。

赵香兰摇头唏嘘:“这赵志伟也是个少根筋的,年龄超了,想办法改小就好了啊,活活把自己逼疯。”

另一个女同事叹气道:“哪有那么容易,昨天广播没通知具体条件,今天我估计一大半都报不了名。”

这接连进去几个高中毕业的应届生,倒是毫无疑问,成功报上名,出来一脸喜色。

轮到一个刚公社学校毕业,住在街上的学生娃阿明,也是胜利的同学,身材瘦高,挺拔修长,穿着一身破烂衣服,报完名喜气洋洋地走出来。

赵香兰抓住他问:“阿明,你报成了没?”

阿明被拉过来,先看到林清雅,朝她微笑致意,“嫂子好。”

林清雅轻笑颔首。

阿明又朝着赵香兰点头粲笑:“成了。”

赵香兰惊喜一笑,“恭喜你啊,那你报的哪个学校?”

阿明笑说:“我报了三所中专院校,清河师范,明远师范,阆中师范。”

赵香兰激动道:“只能报三个?哎,那他们怎么问你的?”

阿明又一五一十地说:“对,高中应届生可以报三所大学,和三所中专院校,初中应届生只能报三所中专院校。”

“我本来打算报考大学的,罗校长问了我读过哪些书,都要给我登记表了,那个招生办戴眼镜的瘦老师应该是省城教育厅的,比较难缠,让我拿高中毕业证。我吹牛皮说我自学了高中全部课程,他问我对各科了解多少,让我当场解一道数学题,我没解出来,又让我背诵语文课本的一首古诗词,这个我背出来了,我说我熟读中国通史,又让我讲科举制……他奶奶的,总之这个人特别难搞。”

“嗐,我自学高中研究不深,然后他们商量,说我初中毕业,没有达到高中文化水平,只能报考中专。”

赵香兰顿时呜呼哀哉,“那完了,我报理科,物理和化学还没怎么学习。”

阿明又挑眉嘿嘿一笑,“那香兰姐也跟我们报考中专呗。”

“那还不如不读了。”赵香兰翻了个白眼。

阿明又看向林清雅,腼腆一笑,“嫂子再见。”然后快速跑了。

排在她们前边的还有熟人,徐雁声那些知青,符合条件的老三届,都成功报了名。

“还是老徐报名快,把初高中毕业证一放,就把报名表给他填了,我们毕业证搞丢了,还要问答问题。”

徐雁声走过来,微笑说:“林场长,不必紧张,你的水平报考没问题。”

林清雅轻笑,“谢谢。”

徐雁声又点头,“那我们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