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原本打算与小顺在下个镇子汇合,如今已经耽搁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朝廷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两人商量着等明天天气转晴就与崔大爷一家告辞。
第二日一早,吃过早饭,秦砚准备告辞的话还没说,崔大爷就哼次哼次拿上农具准备往田里去。
“昨夜那场及时雨,村长召集全村,打算今天开渠放水,耕地插秧啰。”
崔大爷满脸笑容,对于乡村的人,土地就是他们的希望,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他们的根。所以,他们对待农耕像虔诚的信徒,祈愿一年有个好收成。
整个桃源村的男人都扛着农具去了田里,秦砚与叶亲也跟着崔大爷一起,田间的空气清新而湿润,夹杂着泥土的芬芳。
他们到的时候,村长和几名壮汉已经引好渠,崔大爷站在自己地那里,水缓缓流过,经过每一片土地。
村长笑话崔大爷,“崔大爷,今年有两个大小伙子帮忙。你家的田地不用雇人了啊。”
以往农耕的时候,崔大爷的两个女儿要照顾店铺,没办法回来帮忙,而且耕地大多是男人们的活。
崔大爷年纪大了,虽然他自己不承认,两个女儿还是每年都会给崔大爷雇两个小工。
崔大爷嘿嘿笑着,“那是,小秦和小叶可是勤快的很。”
崔大爷推着木车回了一趟家,崔大娘已经准备好了秧苗。
秦砚没有耕过地,叶亲更是见都没见过,两人起初不知道怎么去使用耕犁,他学着别人的操作,与叶亲倒也能把地耕起来。
秦砚在前面拉着犁,叶亲在后面扶着,两人腿上全是泥,叶亲脸上也沾了泥巴。
“秦砚,你现在充当的角色是不是一头牛啊?”叶亲不管什么时候,都能露出他顽劣的本性。
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男人们一边干活一边说笑,声音很大,笑容很大,叶亲也沉溺在这个共同创造财富的氛围里。
村长的女儿小玉中午过来送水,他家的地与崔大爷家在一块,叶亲还在闷头耕地,忽然听到一道女孩儿的声音,“公子也来喝口水吧。”
叶亲觉得小玉一定会把水先端给秦砚,之前叶亲腿还没好的时候,小玉就经常来崔大娘家里帮崔大娘干活。
小玉总是围着叶亲转,那时候叶亲以为小玉不好意思,有时候崔大娘和秦砚不在家,小玉也总能留下来找到活干,还时不时帮叶亲熬药,问他有没有脏衣服,她可以一起洗了。
有时候能陪他一上午,有时候能陪他一整天。
叶亲也会给小玉讲很多笑话,讲他兄弟陈叙,讲他在京城那些鸡飞狗跳的事情。
小玉每次都认真倾听,被逗得咯咯笑,直到小玉的娘过来喊她,她才依依不舍回去。
小玉的手很灵巧,会编织各种各样的小摆件,那日她编了一顶草帽叫叶亲转交给秦砚,说:“秦大哥每天出去干活,草帽遮阳,让他戴着。”
叶亲每次都笑眯眯着谢谢小玉,还会夸小玉人美心善,若是娶到小玉这样的姑娘,一定是那人上辈子结了了不得的善缘。
小玉每次都会被说的面红耳赤,偶尔还会嗔怪他两句。
叶亲知道小玉可能对秦砚有意思,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每次不主动找他,都会先找叶亲,让他转交。
他知道秦砚在桃源村很受欢迎,女孩们看到他都会不自觉的脸红。
叶亲洗了洗手,又甩了甩脚上的泥,一抬头,小玉倒了一碗水递给他,“快喝吧,太阳怪晒人的。”
小玉红扑扑的脸蛋,有着乡野女孩特有的纯朴,一双大眼睛闪着羞怯,想看叶亲又不敢看,只是一味地将碗递给他。
叶亲端过这碗水,咕咚咕咚喝下,因为太渴,喝得太快,有几滴顺着嘴角流到脖颈,滑进了衣服里。
叶亲甜甜地说着谢谢,小玉的脸更加红了。
无意惹相思,相思不由人。
美好的相遇总是让人刻骨铭心,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忙完了农耕,秦砚与叶亲将崔大爷家的水缸打满水,两人又在树林里砍了一车的柴火,推满了院子。
秦砚和叶亲也正式跟崔大爷崔大娘告别了。
相处久了,到了离别的时候,崔大爷崔大娘像是孩子要远行的长辈,满眼不舍。
崔大娘眼里有些许泪光,她拿出一个钱袋子递给秦砚,“孩子,回家路远,这些钱带着路上也能好过一点,想吃什么总归够的。”
秦砚本能想要拒绝,却被崔大爷挡了回去。
崔大爷此时像个严肃的长辈,“拿着吧,我跟你大娘日子过得还不错,不缺吃不缺穿的,若是以后想起这段过往,也可以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