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2)
云靖宁细细解释这件事,以及他要去做这件事儿的原因,顺便也含蓄地解释了他家和他岳父家,都是没有田地的。
反之,有田有地的大房才娶个媳妇就要打二房主意,这老头子有些偏心啊。
若老头子只是打他主意,那也有些不地道了,当他关内来的就是大户,能将手伸进大房那边,连媳妇堂兄的亲事都能管?
果然,当他提及没田没地这一茬儿,林老爷子便没再感慨大房那边千难万难的事儿了,只对二孙女婿出门做工一事,表达了肯定。
话题总算又再次轻松起来。
有了云靖宁的解释,村里人对外头的事情也少了许多不安的情绪。
今天大家已开始去村长家里登记要买什么,再让村长带着几个后生赶了驴车去镇上采买。
虽然还没有衙门里的人来通知,但云三带回来的话,他们是相信的,因而下意识就照着做了。
中午,林富贵从地里回来,洗了手脸就赶到二房这边来了。
林姜氏忙着做好吃的招待未来媳妇,加之这些天里受的闷气,自然也乐得不来这边看人脸色。
至于林金花,最近也忙着陪未来嫂嫂,十分殷勤地做着一个好相处的小姑子。
林家大房那边厢房还是有几间的,林学善做为长房长子,占了整个东厢三间屋。
因而,何家姐弟三人虽是投奔而来,屋子却能宽敞地住着,并不与林家人挤一屋。
这两天也在熟悉这里的环境,在努力适应村里生活,不过何家姐弟也懂事,与林家人甚至附近邻里,都能好好打交道。
只不过就算他们知道今天是堂妹回门,也是不好意思跟来的。
今天到二房这边来的,只有老爷子和老太太、林富贵和林学善,还有来帮忙干活的林银花和林杏花。
等林富贵到了,林平安就喊林灿他们摆桌。
席间,林平安把云靖宁送来的酒打开一坛,大家先喝酒。
云靖宁想下午就出门去镇上,说是这样才不耽搁跟上秦湛他们的队伍,得回关内去将军粮运往镇上。
有他的“解释”,大家也大致明白,北征军都上战场或另有重要任务,后方支援若有可靠的人,也会临时征集一些。
不过大家不是兵役,拿的不是军饷,而是工钱,任务完成就散去,需要时就召集到一起,但必须是可靠之人,至少在关内有名有姓、身家清白。
言下之意,村里若有人想去,是没办法了,而他也是攀着秦将军府的远房亲戚关系才有这机会。
便是如此,云靖宁还是给长辈们敬了酒,又陪林学善喝了几杯,说怕那天没能赶回来,就提前恭喜堂兄成亲之喜。
林学善也回敬了堂妹夫一杯,祝他一路顺风,在外顺顺利利,早些归家。
林燕娘坐在另一桌,神色如常地吃饭,面对娘的担忧只是笑了笑。
“不能进山赚钱,只能往外面去找机会,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好在如今有他,不然出去的就是我了。”
这句话说得林宋氏差点落泪。
是啊,若当初没有捡回这个女婿,如今拼命干活、拼命赚钱的不正是燕娘这孩子么。
女婿怎么也是个男儿汉,有他担着,燕娘也轻松了不少。
这么想着,虽是担心,但林宋氏到底还是没有说什么,也怕说多了反而让燕娘难过。
刚成亲的夫婿就要出远门了,燕娘才是最难受的那个。
饭后,林燕娘见男人还在喝酒,什么也没说,就去井边打水往厨房里提。
回门饭吃完了,以后她可以两边自然走动了,男人不在家,至少提水这活儿,她可以亲自动手了。
因为云靖宁下午要离开,散席后他和林燕娘就回自家去了,其他人没有跟过来,怕他们小俩口有话要说。
而下午离开,却是云靖宁临时决定的。
原本是明天一早再走,在刚才听老爷子说了那么多生计担忧、娶孙媳妇怕怠慢等叹气的话后,他觉得,他还是早点离开的好。
至少也要表现出他同样在为生计犯愁的样子。
只是苦了媳妇儿了。
但他本就有公务在身,在村子里已经耗太久了。
回到屋里,林燕娘没有再说话,只是低着头默默替男人收拾衣物。
男人当初被她从山里捡回来时就身上那一身,后来她给做了一身换洗的,再后来又给做了一身,新郎长衫一身,刚做完一身新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