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2 / 2)
沈子濯似乎是笑够了,最后看了看汴京,随后高声:“我父亲是三朝丞相沈傅,他的确是奸臣是佞臣,可当今圣上纪鸿羽又能好到哪里去,他当年害怕长安侯功高震主,于是污蔑其谋朝篡位勾结敌国将他杀戮在铜雀台,灭其全家,纪鸿羽才是真正的软骨头!”
“明君明臣,博观直谏;君臣亲密,君之视臣为手足,臣则视君如腹心;昏君忠臣,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倘若穷途末路朝野将倾,我拍手而贺!”
“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玉带乌纱簪缨世胄又有何用!”
这话一落,汴河两侧都安静下来。
姜藏月看着汴河之上波涛滚滚,好似能将过去未来之事都冲刷得一干二净,所谓君臣也不过弹指一瞬间,什么都不剩下。她看着沈子濯一头撞死在子安桥上,头骨撞得生生凹陷一大块,血迹染红桥头。
东宫亡了。
沈氏也死了。
可她却依旧觉得自己被困住了,长长久久被困在长安侯府。
ps:——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为君……出自《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第210章 凤唳铜雀台
街上一片混乱。
人潮如织里,她转身落入一个怀抱。
姜藏月一顿。
雨声时而淅淅沥沥,淋淋漓漓,这一瞬即便她被困住,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青年下颌抵在她发间,从她的视线看过去侧颜就好像一副色彩秾丽的画,白如莹玉,眉眼却美得惊心动魄。
她手中伞不自觉落下,他的手护在她后脑,另一只手似哄孩子一样在拍拍她。
风很大,两人发丝纠缠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
姜藏月僵在原地,任凭相拥。
她不讨厌他。
纪宴霄并未松开她,只是叫她看:“姜藏月,你看。”
姜藏月抬眸。
雨霁时分,夕阳像被浸润过的琥珀,从天际一丝丝浮现而出,那抹橙黄的光晕,不同以往浓烈,像是被人仔细用温水化开过,轻柔落在人身上。
汴河之上泛着粼粼波光,像是铺了一层碎银,将日色彻底揉碎。
“姜藏月。”纪宴霄在这漫长的瞬间里开口。
少女看向他。
纪宴霄笑得很温柔。
汴京皇城静静矗立,新抽嫩芽上水珠晶莹剔透,树荫漏下的光影,在其中织就一副流动的画卷。纪宴霄和姜藏月也被日色染上碎金。
风很凉,姜藏月有种迷茫的错觉。
但这个人这把伞撑在她身后。
”你大胆往前走。”纪宴霄附在她耳侧,如情人间的呢喃:“我在呢。”
离开汴河之后,姜藏月在想,他们之间总是没有太多的话,多是在做事,可他从未推辞过。
兴许这样的相处就够了。
庭芜赶来,说是纪鸿羽召见他。
纪宴霄将庭芜带来的暖手炉放在她掌心,转身上了另一辆马车,马车离去,姜藏月站在原地瞧着。
云开雾散,苍茫转瞬,汴京的天蓝了许多。
纪鸿羽该死了。
纪宴霄去了承清殿,五公主纪玉仪听了这消息不顾柔妃阻拦想要去找他。
可在去承清殿的路上,又听见一些旁的话。
几个小太监聚在一起,躲在角落里休息。
“依我看这皇城是越发乱了,也不知道要乱到什么时候。”有个小太监嘀咕着,用怀中帕子将被雨水打湿的袖子擦干净,又收回去:“这谁知道呢,现在是纪大人摄政,二皇子还不是听他的,就连五公主还不是跟在后面打转,也没见人家多瞧一眼!”
小太监脚蹲麻了,起来抖了两下,说:“要我说只怕长临要完了,那纪大人是武安国的质子,这亡国之恨哪儿能说放下就放下。”
另一个小太监唏嘘一声:“不如早日收拾好金银细软,来日跑也能跑得快些,圣上这病是好不了了,我还听闻当年长安侯府之事本就是被陷害的,那可是忠臣,汴京都传疯了。”
“行了行了,再偷懒等会被总管公公逮住了。”小太监左右瞧了瞧:“干咱们什么事儿。”
几个小太监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人逮住了:“放肆!宫中也敢胡言乱语!”
小太监抬眼就看见五公主及其随从,吓得两条腿直抖,眼珠子恨不得粘在地上:“奴才见过五公主。”
五公主一身锦衣华服,环佩叮当,唯独神色不可置信:“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次!”
小太监哪里想得到闲聊几句能被逮个正着,心里求爷爷告奶奶,把诸天神佛都拜了一遍,方才那样的话说出来定然是要被斩首的,他无论如何不敢再开这个口。
他只能惊恐跪在地上一遍又一遍求饶:“奴才知错了,求五公主恕罪!”
纪玉仪急火攻心,让侍卫狠狠踹了小太监好几脚,哪儿疼往哪儿踹,他疼得蜷缩成小虾米,发出尖锐地哭嚎声,那张脸鼻青脸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