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2)

虽然跟这位同志也不熟,但好歹都是二组的,总有一种“同类”的感觉。

“走这边。”韩漱玉提醒她跟上队伍。

“哦,好的。”明书枕立刻跟上去。

会展中心里人并不是很多,专家组还没有到,几个工作人员在布置会展。

这回明书枕倒是看到徐大智了,他扛着面大旗,踩实了地板上的底座,把大旗插.进去。

大旗上写着“红砖”,墨绿颜色的花体,乍一看过去,好像一片被风吹起飘在空中的绿叶。

“漱玉姐,我同事在那里,我过去帮他了?”明书枕找到了自己的“同类”,兴高采烈要跟一组分开。

韩漱玉冷冷看她一眼,也没去看她同事在哪里,就随便点了点头:“可以,但是……”

明书枕没注意听她后面的转折词,大大咧咧转个身:“那我过去了,漱玉姐。”

“但是老大说让你跟着我,咱俩编号挨着。”

可惜明书枕已经走远,没听到韩漱玉这句话。

她自认为自己是个小透明,徐大智也其貌不扬,两个人打个酱油走个过场,等技术参观的时候再认真看看就行。

“大智哥!”明书枕撇开挡在两个人中间的大旗,“二组就来了我们两个哈,我帮你插这个旗吧。”

虽然跟这位智博同志也不是很熟,但至少在同一个空间里相处了一个星期之久,脸至少是看熟了。

会展里设计成了“s”型展位,每个展位旁都要插一只“红砖”的大旗。

一是为了好找齐,拍照的时候整齐划一,另一个单纯是为了把握这次宣传的好机会。

毕竟企业还是要看盈利的,而且现在实体经济真的不好干……

第13章 她承受不起啊

在操心实体经济、私营企业的时候,明书砚带着绿建委的专家组过来了。

一众西装革履、黑衣皮鞋的领导中间,明书砚美得特别浓艳。

她脖子上系了条丝巾,很轻的材质,颜色特别温柔,让人想到莫奈的睡莲。

日光透过莲花的花瓣,晒出了柔粉、轻紫色,细细的颜色淌过莲叶的边缘,在明灭不定的日光下,一点一点绽开。

那样一条温柔的丝巾,却围在一个雷厉风行的女性身上,瞬间,两者就相融了。像暮色下的广袤田野,细纱般的月光蒙下来,覆盖在泥土地上,土地的颜色也变亮了。

明书枕跟徐大智已经插完旗子,站在展位前,看着这群人从正门进来。

旁边的记者媒体都举起了“大炮”,对着来的人进行拍摄。

明书枕看着明书砚的丝巾发呆。

之前明母也买过一条奢侈品丝巾,因为在学校里戴太扎眼,最后也只能压箱底了。

丝巾作为一种品牌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气质,很多欧洲奢侈品牌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丝巾艺术,比如dior的法式古典花卉,chanel的山茶花,gucci的flora图案,爱马仕的经典方巾。

那老大这一条……这么温柔,又像月亮一样不可触摸,这样的反差感,是不是可以说明,老大也不像看上去那么冷漠呢?

明书枕在心里想,也许,老大只是单纯觉得这条围巾跟她的穿搭很搭呢?

愣神的功夫,一席人又走近了一些,在镜头前公式化的微笑、握手、拍照。

有工作人员过来给参展的人分发编号牌,撕下来可以黏在身上。

明书枕看徐大智将编号牌黏在了衣服上,便也撕了背部的胶纸,把编号牌按在自己的衣襟上,又使劲用手按了按,让它更牢稳。

“大智哥,这个编号是干嘛的啊?”

“待会儿应该还有个开场仪式,这个编号跟我们要坐的椅子上的编号是一样的。”徐大智之前也参加过这种活动,还算熟稔。

“哦。”明书枕点了点头,看徐大智的编号是59,这个展位里站着的几位同事编号也都是连着的,60、61、62、63。

“……那为什么我是19啊?”明书枕发出灵魂一问。

“说明你坐的地方更靠前呗,这个编号不是之前在群里发过了吗,你跟你那一排的同事待在一块儿啊。”徐大智就差把“你为什么要跟我待在一起”这样的话甩在明书枕脸上了。

幸好明书枕悟性还算可以,她立刻明白自己跟错人了。

本来想着跟徐大智是一组的同事,跟脸熟的人待在一起能有安全感。但是貌似事情比自己想的要复杂啊。

明书枕讪讪道:“那要是不按这个编号坐,没什么事吧?”

这时路过的一位同事接过这话:“不然你猜这个编号是干什么用的,随便坐?那这个编号做出来就是为了浪费资源浪费时间的吗?这里这么多大佬和企业老板,谁跟谁不对付,谁跟谁要谈生意,谁跟谁能同框,谁跟谁不能同框,这里面的门道你摸得清吗,你随便坐了,那辛苦排这个座位的人是不是应该失业啊,毕竟干了一堆白费力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