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你也知道,皇上一直看不上这位继皇弟,连他请求带着萧太妃出宫立府都不批准。”

皇上是先圣朝太后所生,煜王殿下是先帝晚年和当时的继皇后,也就是先圣治太后所生,两人年龄足足差了三十岁,就连当朝太子,都比煜王殿下大十岁。

“嗯,那武将呢?皇上指派的武安侯?”

“不,是你。”

“说是为了锻炼年轻一辈,你又是年轻一辈中最有本事作战经验最长的——可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武安侯可是连兵都点好了,皇上却把这份差事给了你……你觉得皇上在想什么?”

戚炎眼眸沉得可怕,眉头夹紧,家里这个等着出嫁的还没处理好,又来了差事,等他从南边回来,人家早就投入别人怀中了。

“不管皇上在想什么,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职责即可。”

“行,你心里有数就好,旨意估计明日就会到你府上,你可别把兄弟我拱出去哈,我为了你收集情报都快被我爹打死了。”

柳慕容哀怨,他只是多问了几句而已,又不是想揣测圣意。

“你哪天被宰相大人打死绝对是你自己作死,跟我无关。”

戚炎无情赶人,气得柳慕容吹鼻子瞪眼。

蒋棠醒来的时候,戚炎早就离开了,她松了口气,照例去给老太太请安,却得知戚炎要去江南平乱的消息。

她顾不得打听戚熵的情况,差点就笑出来了。

戚炎偏头瞧见她勾起的嘴角,心里气笑了,哼!这小妮子。

等到了傍晚,府中给戚炎办了场践行宴,大家都在说戚炎即将护送煜王殿下到江南打击水寇的差事,每个人脸上都是喜色,镇国公府能得皇上重视,就是他们的幸事。

连蒋棠连上都浮现了笑容,举起酒杯祝他一路顺风。

这个恶人走了,她的婚事就能顺遂了,煜王下江南这一趟少则三月多则半年也不好说,等到他回京,蒋棠早就成了他人妇了。

戚淑芸也有样学样地拿着茶杯和蒋棠玩碰杯游戏,蒋棠开怀与她碰杯,把杯中的果酒一饮而下,脸庞渐渐被酒意熏红。

戚老太太叮嘱大儿媳要好好孙子准备好南下的物资,转头又对戚炎说:“你虽然在边疆的时间长,可江南的水寇可沙场的战马不一样,出发前多问问你父亲,他曾在江南待过一段时间,或许能给你一点建议。”

“孙儿知道的。”

蒋棠忆起小时候在吴兴家中度过的模糊记忆,自己本该有个安然无恙的好时光,可却被那可恨的水寇残害满门,此时恨不得戚炎这次江南之行能把那水寇全数歼灭才好。

“棠表妹来京十余年,不曾回过家乡探望,不如随我回江南祭拜祖先,好让他们在天有灵,保佑棠儿表妹婚姻幸福美满。?”

“我?跟着去?”

戚老太太看了眼蒋棠,犹豫着,“可棠儿一个姑娘家,你又是去处理公事,万一她出了什么差错可怎么办?”

“此行煜王殿下也在,况且又不用棠表妹上战场,只派人送她到老宅家中去即可。”

蒋棠完全愣住,不知道为何会有这神来一笔,她确实有想过回乡探望的想法,可山高水远的她不敢提,眼下戚炎居然说中了她的心事。

她很想答应,可蒋棠知道,戚炎绝对没安好心。

蒋棠刚思虑好说法想要回绝,戚炎慢悠悠地一句,“虽然表妹已然是国公府的人,但人不能忘本,规矩不能忘——”

“这……”

老太君听了这话,眼神在蒋棠和戚炎之间游移,戚炎这话说得不无道理,蒋棠始终姓蒋,而且是蒋家唯一的血脉。

唯一一个知道内情的戚熵裹了裹衣裳,眼神小心地扫向蒋棠,又看向戚炎,如今他对蒋棠是一点都不敢生出什么坏心思了。

他昨晚在湖里受了冻,秋风一吹就发抖,全拜戚炎所赐。

老太太点点头,准许了。

“炎儿说得对,棠儿也大了,合该回去告慰一下亡灵,之后的亲事也才合情合理。”

蒋棠回绝的话堵在喉咙,抬眼应是的时候分明看见了那人眼里闪过得逞的笑意。

第16章

“江南不似边疆沙场,水路多,且那水寇是地头蛇,地形、作战方式都和你熟悉的边疆不一样,我让你费叔跟着你去,当年他跟我在江南筹粮,对那边的风土人情有一定了解,你有什么不懂的多问问他。”

书房内,戚镇和戚炎相对而坐,戚镇马上就要回边疆了,临行前,还是得好好嘱咐儿子一阵。

“当年国库告急,又恰逢北方蝗灾,边疆的将士们都是有一顿没一顿地撑着,蒙古军也是如此,窘迫得红了眼,就大军压境来抢,朝廷拿不出军饷来,只派了大臣和军队去南边筹粮,我和你费叔叔一路求了江南的官员不下百人,都说办不了。”

“后来,是蒋家家主上门来说他们商户手中还有一些存粮,可以筹集给我们,才让我们度过了难关——蒋家是最仁义的,本来我想着等边疆稳定了,再上奏皇上蒋家的仁义之举,可我们离开江南还没出一个月,就听闻蒋家的噩耗——”

“所以你明白为何小时候我会揍你揍得那么重了吧。此行你一定要护好蒋棠,让她平安无事地回去祭祀,完完整整地归来,蒋家对我们家,乃至整个戚家军都恩重如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