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2)

“所以你就计划着再一次逃走,不惜用计谋来打消我的戒备心!”

难怪她昨日顺从得不似往常,对他百依百顺,若不是他多想了一点,她早就跑远了。

蒋棠摇摇头,水洗过的眸子正正地看着他。

“我需要一切回到原位,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是我,我才能知道我会怎么选择!”

蒋棠说完便要回到车厢内,戚炎拽着她的手腕,一字一句地说着。

“芝芝,第二次,这已经是第二次你骗我了,你听着,若是哪一天你后悔了,我不会回头!”

泪水划过脸庞一连串地滴落在手上,蒋棠没说话,用力推开他的

手回到车厢中便关上了门。

戚炎脸色一瞬间苍白,他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尊严被践踏,想他堂堂国公世子一颗真心被无视至此。

心痛到无法呼吸,戚炎就那样看着马车从他身旁驶过,车轱辘声渐远,他的身边再也没有了蒋棠的身影。

第44章

时光荏苒,蒋棠离家北上十余年寄人篱下,如今终于是回到了她原来的位置上了。

——

元乾五年,利民书堂在成立后的第八个年头成为江南最具名气的书堂,还开了分堂收容了许多家中贫困的孩子来念书认字。

创始人岑香刚结束新书堂的开堂仪式,本来不想搞得这么隆重的,可毕竟如今两个书堂中除了免除束脩的学子以外,还有很多官子女和大商人的孩子就读。

书堂平日里的开销全都依赖那些人的捐赠,场面功夫必须得做足。

蒋棠正在利民书堂的茶亭中题字,见她回来便给她倒了一杯热茶。

“开堂仪式可还顺利?”

岑香扯了扯两边嘴角,用手揉了一下脸颊道:“顺利倒是挺顺利的,就是大人物太多了,脸都笑僵了。”

蒋棠展颜笑开,讨好般地端起茶杯递到她面前。

“辛苦你啦,先喝口茶歇歇吧!”

岑香一口闷了,确实嗓子干得都要冒火了,余光撇到石桌上的字,眼中有佩服的神色。

“你的书法又精进了,这就是要挂在新书堂的字?”

【桃李】

简单又不失寓意,真好。

“是啊,想来想去没有比这更适合的名字了。”

“为何不用你自己的名字命名呢?而且这次新书堂能建成也是多亏了你出资。”

蒋棠狡黠笑着,回头看她说:“你也知道我不喜欢应付那些个人物,就用你利民书堂的名义吧,叫桃李书堂。”

岑香深感她心中大义,起身作揖拜谢。

“如此鄙人便替新书堂的学子们感谢蒋夫子了。”

蒋棠挑眉,“好说好说。”

一个假装正经,一个假装俏皮,两人早就是无话不说的好友了,还在这儿上演你谢我我谢你的戏码。

岑香望着眼前才二十出头的女子,如今……她是越来越开朗了。

憋不住半刻的,两人相视几瞬,皆捂着嘴不可自抑地笑起来。

此时院中下学的敲钟声响起,同时响起的还有张慧君的大嗓门。

“你们俩还要聊到什么时候?午饭好了,快过来吃!”

利民书堂经过几次修缮和扩大,早就不是一开始的破院子了,此时张慧君从圆拱门处出来,隔壁是新开辟出来的小院子,作为岑香和张慧君的居所。

这几日煮饭的婆子家中有事,请了几日假期回家去了,就变成张慧君做饭食,想起那堪堪只能说是煮熟的食材,蒋棠默了默便道:“不了,今日小七回来,我得回去打她一顿屁股!”

蒋小七前几日留了张字条与她便偷偷溜进了漕帮运货的货船,等梁凡发现她的时候,船早就开出去了,想送回来都不行,也不知道她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整日里脑袋里都装的什么鬼灵精的想法。

蒋棠回到江南的第二年,太子赵元乾登基为帝,一上位便大力推进仕学的发展,只因当年京城兵变之慌,牵引了大大小小许多的逆贼臣子,关的死的都被清理掉了。

朝廷为了广纳贤才,也为了利用寒门子弟牵制住勋贵垄断的朝廷重位,提出应在国中培养出能赋予国之重任的能人为官。

此政策一出,全国皆掀起读书的热潮,本就是士农工商士排在第一位,读书本就是全国百姓的最高追求,如此一来,只要是有点能力的家庭,都想全力供一个读书人出来。

尤其是利民书堂这种还能免束脩的书堂就更受百姓们的追捧了,如此名号一响,有钱的没钱的纷纷把孩子送来,这么多学生一个书堂怎么够,所以岑香和蒋棠决定,再开一个书堂。

蒋棠过了一个桥墩,马上就要到家了才发现街口出开了一家新的书屋,便进去瞧了瞧。

这家书屋的本子质量不错,纸张厚实,装订坚固。而且都是新印的书册,还透着一股墨汁的味道。

书屋的小娘子见来了新客,笑着上前推荐:“夫人需要写什么书,我们这儿种类齐全,幼儿启蒙的有,读书练字的字帖也有,夫人小姐们喜欢的话本子山川海志皆有,您随意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