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人的信息差能制造许多误会,而当权者的信息差能制造天下?浩劫,比如汉武晚年的巫蛊案,就是皇帝与太子没长嘴,被?小人钻了空子,导致长安户口减半,血流成河。
这个?案子也一样,那人笃定每个?人都有顾虑,想法都不敢说出口,而深宫的太后,是不会知道宫外发生?了什么事?的,孙太后并?不过问朝政。
当于谦直来直往的去问,孙太后人都傻了,她都没想到,她人在宫中坐,锅从天上来,没干过的事?情,她当然不认,居然有人狗胆包天栽赃嫁祸到了她的头上。
她这两年本?就不顺,心里有太多不快,被?人欺上门,她自然要重审,谁也别?想让她背她没做过的事?。
她出身民间,只是县丞的女儿,当宠妃时她安分守己,当皇后时兢兢业业,当太后时国家有难她顾全大局更换皇帝,怎么这些人还蹬鼻子上脸了?
就因为她亲儿子沦落草原,就欺负她消息不通,没人与她通信?
孙太后发了火,皇帝自然不能草草了事?,陷害太后,这是谋逆的大罪,又?是于谦过来说明,温缜自然就被?宣入宫中了。
“此事?既然是温卿察觉,朕让东厂重审,你与陆轲一道负责抓捕元凶吧。”
第79章 京城诡异大案(十六)
温缜每一次遇到这种?牵扯势力?太大的都不想管, 他没必要以卵击石,将自?己置于死地,也置于前途未卜敌人满朝的状态。可每次他饭都喂到上位者嘴边了,他们?偏偏往后退, 任这个世界昏昏暗暗, 还要怪他过于年轻气盛, 过于非黑即白。
他们?看?不见听不见,逼得他将遮羞布再次撕开, 将真相完完全全呈现,将腐败的东西晾在阳光下,让这些人再不能闭眼?说不知道,无所谓,众目睽睽之下, 避无可避, 他们?才能秉持一个公正。
每一次都是这样, 事后所有人又默然的看?着他, 嘲讽他的天真, 不知天高地厚。骂他是个疯子, 不顾大局死活。
他行于世间,却走在刀刃上,想要他死的人,都能排成一队。
他来到这个世界, 要融合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很痛苦了, 如果还要他视而不见他们?的恶行, 那才是在逼疯他。
温缜也很幸运,因为这个时代有一个于谦比他更刚直不阿,有于谦在前面顶着, 他的所作所为不至于触碰到死亡线。
这个案子已经?差不多临近结案了,将真凶蒙着的黑布一揭,就?现出原形了。
陆轲带着温缜去孙太后宫里问询,慈宁宫的庭院比温缜想象中更为幽深。穿过重重回廊,他与陆轲被?引入一间陈设简朴的偏殿。殿内焚着檀香,却掩不住一股药草的苦涩气息。
“草民?温缜,叩见太后千岁。”温缜跟在陆轲身后行礼,恭敬行礼,眼?角余光瞥见一抹素色衣角在屏风后,宫女为她整理衣裳。
“平身吧。”太后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年轻,带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声线。“陆轲,哀家听闻,你在查一桩涉及邪教的案子?”
陆轲心头一跳,“回太后,确有此事。”
“那你知道吴借哀家之名,取走皇家石材的事了?”
“奴婢略有耳闻。”
太后冷笑一声,从屏风后转出,她约莫四十出头,面容端庄却透着苍白,眼?角已有细纹,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她身着素色常服,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朴素得不像一国太后。
朱祁镇在草原被?俘,她日夜忧思,在殿内设了佛堂,吃了素斋,居然有人用她的名头去做孽。
“略有耳闻?”太后在案几前坐下,“陆轲,你可知道吴循借走的那块大石,是用来做什么的?”
陆轲谨慎地回,“据奴婢调查,可能与近日京城发生的连环命案有关。”
“命案?”太后突然提高了声音,“那是活祭!祭祀他们?的邪神!还妄言大明有变,江山更易,山川崩迭。”她猛地拍案而起,案上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而吴循,竟敢借哀家之名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温缜注意到太后的手在微微颤抖,不知是出于愤怒还是其他情绪。
“太后息怒。”陆轲斟酌着词句,“奴婢斗胆请问,吴大人是如何从太后这里取得石材的?”
太后深吸一口气,重新坐下,“三年前天降陨石于京郊,钦天监奏报乃祥瑞之兆,哀家便命人将陨石收入宫中。一个月前吴循说要用此石为国祈福,哀家便赐予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