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大凡修建龙王庙祠,跟前都会有些泉溪洞潭之类的水脉,黑龙潭自然也是。当年在这里修建黑龙庙,正是因为西山头石壳底下,有个泉眼的缘故。老辈人说,这泉眼是直通西海龙宫的,从来没见干涸过;更为神奇的是,这泉眼虽说平素只是滴滴答答的细若抽丝,但只要是有人对着石壳呼喊,泉眼则会水量激增,汩汩流淌,于是,这眼泉便得了一个形象动人的名字——“喊泉”。
今天的祈雨,接“神水”的地点就在“喊泉”这里。就在高忠义将葫芦瓶对着“喊泉”开始接水的这一刻,李续仁把头一扬,动情地唱了起来:哎……嗨……嗨……嗨……哎呀……嗨嗨……玉皇大帝五龙神哟,绥州的百姓诉苦情:天旱了,地焦了,西葫芦南瓜晒干了!心急火燎来祈雨哟,没明没黑盼着下雨的庄稼人!咱四乡的人啊齐祷告:救哟万民!
李续仁是周围几十里地出了名的能唱高腔漫调的好把式,正月里闹社火,庙会迎神接佛,天旱时祈雨,都离不了他,尽管今天他是祈雨师的角色,但人们还是习惯地称他为“伞头”。
此刻,李伞头的一声高亢跌宕的“哎……嗨……嗨……嗨……”一出口,顿时空谷回荡,声震山野。
李续仁有着极强的记忆力和现抓现唱的本领,他的唱词明白如话,毫无斯文,识字的不
识字的都能听得明白,一句“心急火燎没明没黑盼着下雨的受苦人”,道出了大旱之年老百姓心急如焚的心情。显然,绥州的老百姓对祈雨歌谣,远远要超出他们对祈雨辞文的理解,听着如泣如诉的祈雨歌谣,跪伏在地下的受苦人眼睛立马湿润了,众人一洼声地跟着他和声道:救哟万民!救哟万民!不幸的是,因为连年的大旱,眼前的“喊泉”几近干涸,纵然人们这般祈求呼喊,却没有一点水滴出。
祈雨无论如何得有雨种,得不到雨种,如同种地没得籽种,生火没得火种一样,祈雨就无法进行。
心急如焚的李续仁唱得越发动情:哎……嗨……嗨……嗨……哎呀……嗨嗨……水神娘娘把门开,四方神灵送水来;救苦难,救众生,赐雨赐水啊保性命;哭天唤地喊神泉哟,活得煎熬火鏊上烤着的穷百姓!大家放开声地吼吧:救哟万民!
当李续仁仰望苍天,窦娥吼冤似的唱到“活得煎熬火鏊上烤着的穷百姓”时,他的心头顿时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酸楚,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转,声音急剧地颤抖起来,几乎不能自已。
其实,李续仁唱的这些歌谣,也是这两年很多穷苦人家,包括他的老母亲在内,大家平素说的最多的一些大白话,但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些村言俚语,当他泣血吼喊时,竟然让他自个也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相信这便是庄稼人的痛苦呐喊,一种用语言无法替代的生命的呼唤。
李续仁如泣如诉的哀婉而激荡的歌声,再次触动着人们早已憔悴无着的身心,在场的人们顿时哽咽了,祈雨队伍的和声更觉出异乎寻常的悲怆:救哟万民!救哟万民!……然而,“喊泉”依旧一点未滴下来。
天哪,这可怎么办呢?李续仁抹了一把眼泪,吼声益发震耳欲聋:哎……嗨……嗨……嗨……哎呀……嗨嗨……云神雨神风雷神哟,东西南北的各路神:佛的雨簿玉皇的令,观音老母的圣水瓶;巳时喷云午时雨,救救咱心上滴血的受苦人!咱百求千求万万求啊:救哟万民!李续仁那泪流满面仰天求告的祈祷声,让地上跪着的庄稼人再也无法控制住心中的悲苦,好多人不由得放声大哭起来,拳头使劲地捣着地,呼喊道:“老天爷哟,你佬就开开恩吧!龙王爷哟,你佬就显显灵吧,显显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