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2)

赵安也知道自己这样子显得有点蠢,可就算被人认为是假清高,也比被人认为是小偷要强啊。

走过了竹林是一片乱石坡,这里不属于任何人,赵家村所有人要修房子,都可以来这里搬石头。说起来赵家村虽然以赵姓命名,其实村中姓赵的人只有十几户,另外百来户人都姓刘。然而赵家却占了村里近一半的土地,这其中的原因嘛,当然是因为赵安的父亲考上了进士,甚至当上了丞相。

这一次如果不是皇帝派了精兵押送着赵安回乡,凭借着父亲和姐姐的名号,他就可以在乡下过得不错了。幸好现在的赵安不是原来的那一个,没有对姐姐的期待和怨恨,他在爬山的时候脚掌上磨出了水泡,汗水浸透了整个后背,也依旧坚持的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了海伯说的那条小溪边上。

沿途他看到有新鲜的蕨菜和荠菜,也跟着采了一些新鲜的嫩叶,春天果然是一个吃野菜的季节,野菜都长得十分水灵。可惜并没有看到能够换钱的草药,只有些不值钱的蒲公英,车前草,金钱草这三种,但他也没有放过,虽然不值钱多少是个进项。

终于走到小溪边上,可以休息的时候,刚在石头上坐下来,一口气泄了的赵安就听到自己的肚子咕噜噜直叫,果然只吃大米饭没有蛋白质也没有油脂,就会很容易饿。

海伯听见了赵安肚子叫的声音,从怀里拿出一个用剩锅巴做的饭团,“少爷饿了的话就吃个饭团吧。”

赵安盯着饭团看了两眼,分明听到了咽口水的声音,迟疑了半秒回过头去,果然看到琴童在吧唧嘴。想要伸出去的手又安分了下来,总共只有三个小饭团,他如果现在就吃掉的话,可能就没力气走回去了,难道还要去分老人孩子的口粮吗。

其实赵安曾经也挨过饿,在灵气复苏刚开始的时候社会急剧动荡,他也才小琴童这么大,又刚好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只能吃到新城基地发的营养剂吊命,经常体会到那种刚吃完就饿的感觉。

赵安拒绝了海伯给他的饭团,撑着路上捡的木棍闭目养神,顺便思考应该怎么捕鱼。

按照他小时候的经验,刚开始饿的时候不管是身体还是头脑都是最亢奋的时候,对于寻找食物的积极性很有帮助。他只休息了不到半刻钟就重新站起来,让琴童去挖蚯蚓,他自己拿着背篓里的渔网向小溪边走去。

海伯看到他拿起渔网,连忙跟上来抢渔网,“少爷,你别去水边,太危险了。你不是来采野菜的吗,你看这水边有许多的鱼腥草,你去采一些也够我们今天吃了。”

鱼腥草不管是烫火锅还是凉拌都很不错,但没有调料的话,就跟吃药差不多了。他们在路上采摘的那些蕨菜和荠菜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赵安对它们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现在他要去抓鱼,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可以去溪水边拔几颗水草用异能催熟,他记得食草动物对他用异能催生出来的植物好像都很感兴趣,也许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抓一些食草鱼类,实在不行的话还有琴童挖的蚯蚓可以用。

所以他对拉住渔网的海伯说,“你不要扯,昨晚我们花了好长时间才补好渔网的,我不下水,就在岸边上撒网试一试。”

海伯想到捕鱼网时就用掉了少爷脱下来的一件里衣,果然就不敢用力了,只是殷切的叮嘱道,“可千万别下水,现在才刚开春,冻着了很容易得风寒。”

感情您也知道这一点啊。赵安内心吐槽着海伯那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可不敢放下手中的渔网,快步来到小溪边看也没看就把它甩了出去。

因为他抓鱼的重点不在于下网的位置,所以也就显得有些随便了。海伯有些着急的走过来,想要教他撒网,赵安却指着另外一边生长旺盛的鱼腥草说,“你去采一点鱼腥草吧。”

习惯于听从命令的海伯去了,赵安这才在水边精挑细选了一株翠嫩的水草,背对着海泊的位置使用木系异能将这株水草催熟,让它从一根指头长的小草变成了一根长藤。然后他再把这根长藤随便胡乱的扯断,扔进了撒网的地方。

大部分的草叶浮在水面上,小部分缓慢的沉下水底,藤蔓断裂的地方流出鲜美的汁液,吸引了方圆几百米范围之内的食草或杂食性鱼类。

原本海伯对于赵安捕鱼的行动持怀疑态度,认为他就是在浪费时间,正在为明天的早饭感到担忧的时候,突然看见一群鱼翻着水花向着渔网的方向游过来,仿佛相爷家的后花园里那些看见有人喂食就跳起来争抢的锦鲤一样。

当然并没有经历那么夸张,毕竟是野生的环境里,鱼群的密度并不高,即便是被美味的食物所吸引,真正游到渔网这边来的鱼也只有十多条。赵安也没有耐心再等待了,握紧手中渔网的绳头猛然向后一拉。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游在后面的鱼或者特别警惕的鱼飞一般的逃出了网,最后拉到岸上来的收获只有六条大小不一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