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2)
“这么漂亮这么香的果子,应该是神仙吃的仙果吧,我们这样的下人吃了会折寿的。”海伯似乎害怕琴童受不了诱惑,还拉着他往后退了一步。
赵安又吃了一颗草莓,其实这种刚从野生品种培育出来的草莓个头并不大,直径只有三厘米,根本没办法跟现代培育起来的优良品种相比,更别提灵气复苏之后的变异品种了。然而能够在这样的古代世界里吃到草莓,也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为了让这种高兴的情绪传递下去,赵安直接把草莓塞到了琴童和海伯的手里说,“这不是仙果,只是普通的野果而已。我能吃你们也能吃,我还打算拿到城里去卖掉换钱,到时候男女老少都能买来吃。”
说完他又摘了一海碗的草莓,放在井边上说,“好了,这一些留给我们自己吃,剩下的都要拿出去卖掉的。”
其实能卖掉的部分也不多,只有两三斤的样子,因为十一株原始草莓苗分出了一共也才二十二株草莓,能结出来的果子也就有限。
不过以赵安的异能等级,照顾这二十二株草莓已经是极限了。也幸好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只要能维持植株的活性,以赵安现在能使用的异能量两天就能让草莓结出一茬果实。
不过除了异能以外,这块小果园就要多多的施肥了。因为草莓结果也需要耗费土地的营养。如果频繁使用异能催生植物而不给土地施肥,甚至会造成土地直接沙化的结果,这都是赵安的经验之谈了。
赵安跟海伯和琴童分吃了那一碗草莓过后,就要去拿粪桶来施肥。又被海伯阻止了,然而这一次赵安依旧没有听他的意见,“我以后就要在赵家村生活,这些农活应该都要会干才行,我爷爷那时候也是种地出生,你应该见过的吧,我怎么就不能种地呢。”
“可是,少爷不是要去教书,去给人代写书信吗?”海伯拿出赵安之前说出来的话堵人。
赵安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凭借原身的记忆,让他认几个字写几个字都没有问题,开个扫盲班也没问题,可是教授这个时代的人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章就太难为人了。
他这时候也不想扯谎,于是大言不惭的说,“就算是读书人也应该经常劳动,不然就会像我父亲一样身体不好。”他也知道粪肥的味道不好闻,正因为这样他才不能心安理得的装成大少爷,指使别人来替他受这份罪。
赵安不希望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下去,就对海伯说,“你快去做饭吧,我吃完饭就要带草莓到城里面去卖了。”
习惯于听从命令的海伯果然就考虑做饭的事情去了,直到赵安开始浇粪,他才反应过来,却已经没有阻止的立场了,干脆也就烧饭去了,琴童也在赵安指使之下开始将草莓轻轻的放进铺了草垫的背篓里。
等到吃完了用鱼干煮汤做的早饭,赵安就带着背上背篓的琴童去了长溪县城,海伯留下看家,顺便打扫屋子外加洗衣服。
赵安能够穿出门见人的衣服,总共也就三套,还都是比较厚实的秋冬款式,现在初春三月,穿起来还不见得热。等再过些时日肯定就要置办夏衣了,这也是他急需要赚钱的原因,因为除了他自己以外,海伯和琴童也只有刚好够换洗的两件衣服可穿。
除衣服之外,这个家里需要购置的东西简直数不胜数。赵安想要在这里好好的生活下来,卖一回草莓的钱肯定远远不够,即便他已经在心里打算把草莓卖出一个高价来了。
赵家村距离常溪县城不算远,况且还有官道可以走,赵安和琴童只走了半个时辰就进了城。
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一个小镇,整个城镇呈现一个“井”字形,除了最繁华的那条十字街有诸多商铺,茶楼,酒楼,客栈之外,其余街道都比较冷清了,大多是一些工房,打铁的,修房的,卖家具的,卖灯笼的,卖香烛的,开药房的。赵安带着琴童把冷清和热闹的街道全都走了一遍,也没看见一家专门卖水果的铺子。
最后找了一个卖绒线的老婆婆打听了一番,说是这个县城里有个专门卖水果的挑担人,定时给大户人家送水果,其余人如果想要买就必须要碰运气遇见了,才能买得上。
“何况我们小门小户的人家,平时哪里能吃到水果,也就是婚丧嫁娶还用得上,到时候跟挑水果担子的打声招呼就行了。或者偶尔有乡下人挑了水果上城来卖,不过乡下人卖的水果远比不上专门挑担人卖的好吃。”老婆婆看着赵安眉清目秀少年公子的模样,也愿意跟他多谈两句。
在原身的记忆中,京城也有专卖水果蔬菜的铺子,没想到在乡下地方卖水果还必须要上门去推销。至于直接摆摊出卖,他根本没有考虑,因为那样卖不上价格,还要耽误大量的时间。
传统的卖水果方式对赵安来说就太麻烦了,他告别了卖绒线的老太太之后,就带着琴童去了最热闹的那条街。在十字街口,有家占了十间门面的二层大酒楼,名叫如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