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1 / 2)

('<!--<center>AD4</center>-->“长孙将军这是要长孙氏绝后……”

“绝后又如何?”雍宁一个冷眼扫过去,孟弘立刻就闭上了嘴,“长孙氏是否绝后,与诸位大人有何干系?他日黄泉地下,长孙老将军还能向你们问罪不成?诸位大人管得是不是太宽了?”

孟弘还是心有不甘,又道:“可若长孙氏绝后,那后楚的未来由谁来继承?”

“长孙还没死呢,诸位大人竟就已经想着要侍奉新主了?”解钧冷声说道,“长孙说得对,你们还真是闲得要命。不然我去跟长孙商量商量,咱们现在就给诸位大人换个新主?”

孟弘这才噤了声。

礼部尚书忙笑着替孟弘打圆场,道:“解大人息怒,孟大人他也只是在履行宗正寺卿的职责。”

雍宁沉声道:“履行职责是好,这朝堂之上也需要敢于死谏的忠勇之臣,我当初寻到诸位,也是看中了诸位的治国之才和忠肝义胆。

但诸位大人也都不是初入仕途的毛头小子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诸位大人的心里该有杆秤才是,别瞧着长孙将军和公子年轻,就忘了为官之道!

长孙将军跟公子可都不是好相与的人,于公,他们有那个让你们畅所y_u言的x_io_ng怀,可于私,那二位可就没什么x_io_ng襟可言了。想想那二位的出身,诸位大人可千万别把人给惹毛了!”

父辈们的言传身教是刻在骨子里的,那一条条家训是从小就印在脑子里的,明知其中有糟粕,却已经改不掉了,只能压着,可若哪一日恼了,烦了,压不住了,这些自以为是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等着倒霉吧!

这话说完,雍宁也懒得再说什么,起身就走。

若再有不长眼的跑去招惹长孙和黎绍,那就算是因此丧命,也怨不得别人。

与解钧二人先后踏出宣政殿,雍宁一偏头就瞧见从偏殿走出来的长孙伯毅和黎绍,两人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弘文馆的学士。

雍宁和解钧快步走过去,向长孙伯毅和黎绍作了个揖,“公子今天怎么来了?”

黎绍瞥了长孙伯毅一眼,淡笑道:“有人不愿意一个人来。”

闻言,雍宁和解钧都看着长孙伯毅戏谑地笑了。

其他人也三五成群地从宣政殿里走出,一瞥见这边站在一起闲聊的四个人,立刻就都装作没看见的模样,脚步匆匆地逃离。

黎绍注意到了,却什么都没说。

“对了,”往宫外走时,雍宁突然想起一件事,就顺便跟黎绍说了,“公子可知道最近有不少人涌入长安?”

黎绍点点头,道:“我听卫峰说过,大概都觉得新帝登基之后这天下就算安定下来了,一时之间不会再有变动,便都想来投入重臣门下,谋不到一官半职,做个门客也能有所发展。”

“那公子有何打算?”雍宁颇有些期待地看着黎绍,“长安城内如今可没有比长孙更好的伯乐了,公子不替长孙将军收几个品行端正又有才能的门客吗?”

“门客?”黎绍笑了笑,“你问问他给自己发了多少俸禄,养得活他自己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钱养门客?”

听到这话,雍宁和解钧也有些发愁了。

雍宁曾在黎氏的朝堂上混了个风生水起,因此攒下了不少家底,解钧的家人一直都住在长安,且被黎绍保护得很好,因此解钧需要钱的话,倒是也有人资助,唯独长孙伯毅是净身离京,又两手空空地回来,长孙家曾有的一切都被黎氏朝廷抄没,什么都没剩下,但……他有黎绍。

跟雍宁对视一眼,解钧笑道:“也罢,长孙的身边有公子在,哪里还需要别的门客?等我跟雍大人去拣两个回来,也是一样的。”

想了想,黎绍又道:“你们若去,就带伯毅一起去吧。”

长孙伯毅瞄了黎绍一眼,没说话。

解钧看着黎绍贼笑

', '')('<!--<center>AD4</center>-->,捻着手指问道:“那钱呢?万一长孙看上了谁,却没办法领回府养起来,怎么办?”

黎绍斜睨着解钧,道:“我瞧着像是缺钱?”

解钧立刻谄笑道:“不像不像,公子瞧着像是这长安城里最有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