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2 / 2)
来到台湾的顾晓梦和已提前到达的父亲顾民章再次相会,当她提起潘老的真实身份之时,顾民章不由得懊悔万分:怎么又是一个共党?他还是李宁玉的亲哥哥,并且,他又再次的伤害了顾晓梦!
顾民章曾为自己当时没有看清潘老的真实面目而愤恨不已,他们这帮人真是一个比一个可怕,那些所谓的信仰让他们彻底的忘记了自我的存在,他们愿意不惜一切的代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李宁玉如此,潘老也是如此!太可怕了,太可怕了……顾晓梦却劝父亲不要自责,也许这就是她一辈子都逃不
', '')('<!--<center>AD4</center>-->过的宿命。
此时的顾晓梦,本以为心中已再无任何牵绊,她再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追随李宁玉而去,但是,当她看到业已头发花白的父亲,她最终还是没有狠下心来,这个时候的顾民章更加承受不起失去顾晓梦这个唯一的宝贝女儿的打击……
过了段时间,顾晓梦的情绪稍稍有了些平复,顾民章也清楚的知道必需要给顾晓梦找点事做,于是,国民政府便安排顾晓梦继续在保密局任职,因为之前在汪伪系统内出色的完成了不少谍报任务,国民政府还破例授予刚刚三十岁的顾晓梦少校军衔,就这样,父女俩相依为命,相互支撑着又度过了十几年的时光。
顾民章去逝以后,顾晓梦的心再次变得空落落起来,自觉已无力压制对于李宁玉的纠结情绪,再一次有了自杀的念头。但这个时候,李宁玉的两个孩子意外的来信,使她再次有了活下去的信念,也许是她命不该死吧。虽然她是秘密抚养两个孩子,那个时代当局方面也不会允许他们自由见面,但她还是通过关系收到了两个孩子的消息。
那是一封短短的信和一张兄妹俩的黑白合照,照片上的两个人正值青春,活力无限,充满了朝阳的气息,兄妹俩的相貌和李宁玉颇为相像,特别是李宁玉的女儿小玉,跟李宁玉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信上的消息也很简短,以兄妹两人共同的语气来表达对顾晓梦抚养两人长大的感激之情,两人特别的请求顾晓梦要保重身体,一定要等待他们长大成人,给她们尽儿女之责的机会,两人早已在心底把顾晓梦当做了自己的母亲……
信上的字迹清秀刚劲,隐约有几分李宁玉笔迹的风骨,顾晓梦便猜到应该是小玉代写的。看着照片上两人朝气蓬勃的样子,顾晓梦的心里对于未来的生活再次有了一点点的期许,以后的数十年间,偶尔的收到两人的消息成了顾晓梦坚持活下去的最大的理由和动力。
顾晓梦仔仔细细的看着手中的信件和照片,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李宁玉啊李宁玉,先是你,再是你的哥哥,现在又是你的两个孩子,你们这一家人,还真是把我吃的死死的,你什么时候才能放过我?”
直到多年以后,时间到了二零零六年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顾晓梦昔日的美貌已无法在年老的脸上捕捉到了,她已是一个八十六岁的古稀老人,稀疏的银发,整齐的假牙,昏黄的眼珠,收不拢的目光……但她说话依然像年轻时一样直截了当,口齿清楚,思维清晰,这么高龄的人,说话的声音、底气、条理,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几十年的时间,顾晓梦多跟佣人陈嫂安静的住在乡下别墅的宅子里,在天气好的时候,还经常会坐在院里端着一个竹篾编织成的小盒子,反复抚m-o和观看盒子里的几个物件。小盒子漆成褐色,透出油亮,显得古色古香,盒子里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和一把断齿的破梳子、一支钢笔(白色笔帽)、一支唇膏(还是自己送给李宁玉的)、两只药丸、三块银元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甚至还有一绺头发。照片上的人三十多岁,面目清秀,嘴巴抿紧,目光冷冷的。
照片上的人正是李宁玉,那些东西也是李宁玉死后留下来的遗物,顾晓梦拿起这些自己辗转多年一直贴身保存着的已然陈旧的物件,一件件放在手里仔细的擦拭、抚m-o,眼中时而充满了温暖、悠远的神情,时而又变成了痛苦和愤恨。当她偶然间听到一个传闻,说是远在大陆的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