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1 / 2)

('<!--<center>AD4</center>-->lo,一直是香港乐坛不温不火的人物,这首歌,如从张专辑看,不算是特别出色的一支;

可能因为古文学功底颇深的唐书琛过于讲求歌词的对仗工整,反而找不到那种贴心熨烫的感觉;

leslie正值巅峰的男中音演绎起来固然是颇为悦耳,但若说以情动人则略有不及,也算是壁玉微瑕了。

它是一首让我一见钟情的歌曲,第一次听到并不是在大碟里,而是在老歌点播的电台节目里。当初听到的时候,我真的被震住了,太美了…………

正如leslie自己的评价:天衣无缝,也许我也只能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词和曲在意境上的十指契合。

lowelllo作的曲充满着忧伤和孤寥,唐书琛的词我只读过这一首,但是却让我从此记住了这个名字,字字句句简短、古雅而平静,却有着让人百读不厌的魔力,深藏不露、气定神闲的描绘把人的心握的牢牢的。

再配合着卢东尼毫无复杂拖沓的编曲,让人的心仿佛沉入了安宁广阔的大海深处,沉睡着,缅怀着。

说到这首歌,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唐书琛女士填词的作品原本就不多,而且几乎都是为其丈夫作的曲子填写,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猜到了吧,没错,lowelllo就是她的丈夫;

怪不得leslie形容他们为“天作之合”!据说《但愿人长久》是她的最佳作品,也难怪……那么出色的曲,当然要配上出色的词。

一首和《有谁共鸣》一样,适合夜晚独自欣赏的佳作。

95

95、95翻唱之颠...

《纸船》,原唱是又一位殿堂级的人物,阿sam,其独特的嗓音配上清新的演绎方式,留下金曲无数,这首《纸船》。

leslie亦曾坦然承认,初入乐坛之时,阿sam是其学习对象之一,要将经典再唱出新意,鲍比达的重新编曲当记头功,使一首单纯的乡村情歌变的更加饱满。

此曲的前lo相信没有人听过会不喜欢的,每当响起那段最出彩的前奏,我的思绪就被带到了与大城市喧嚣嘈杂截然相反的情景中去,眼前是波光粼粼的碧水河流,身旁是炊烟袅袅的渔家小屋,阿sam大哥的词很特别,以小纸船寄寓情感,由景入情,含蓄深情。

我并不掩饰喜爱leslie低沉的男中音多过阿sam略显单薄的暗嗓,但即使抛开偏爱,leslie的演绎亦几乎毫无暇疵,特别是一句“望船实践我这个愿,遥遥长路也不倦,直去到她身边,只求跟她一见”,唱得人心旷神怡,实在难忘。

《明星》,“当你忆起当年往事,你又会如何,可会轻轻凄然叹喟,怀念我在你心中照耀过”。

沾叔的词本是道尽掌声背后明星的辛酸,但没想到,曾经反复吟唱过的一句歌词,竟一语成谶……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这首歌,若是leslie的演绎认作第二的话,相信呒人够胆认第一,即使原唱的叶德娴也概莫能外;

leslie将这首歌中的感叹、凄怨、酸楚、无奈演绎到无以复加的真实,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从不知》,原唱alvinkwok,这大概也是他唯一流传的一首歌曲,郭是极好的创作人,虽作品不多,但一首《无心睡眠》恐怕已经足够;

leslie的嗓音本就出众,超越原唱亦在意料之中,不过不知道,作为leslie代表作的创作人,leslie选这首歌是否有投桃报李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