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1 / 2)

('<!--<center>AD4</center>-->一。

leslie曾说:“我在戏中要演京剧,还要演虞姬、贵妃、杜丽娘的戏。虞姬是沧桑的,她跟着霸王打仗,但又有本身xi_ng格,感情变化大。贵妃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女人。杜丽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怎样处理三个角色的xi_ng格,非常困难。”

为了演好这几段戏中戏,影片开拍前,leslie先行赶赴北京拜师学习京剧表演。

担任他形体指导老师的,是北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曼玲女士(她也是影片《霸王别姬》的京剧顾问史燕生老师的妻子)和刁丽,从身段到舞台调度基本上,都按老派的典型设计,保留了梅派的原汁原味。

给leslie配唱的是如今硕果仅存的梅派男旦温如华,梅派讲究天然、讲究中正平和,在最朴素的唱腔里,渗透出典雅含蓄的中国古典之美。

而leslie本人,为了饰演好程蝶衣这一角色,买下《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认真研究,对京剧表演的程式术语,也细加钻研。

因为素有表演天赋,加之后天受过一定的舞蹈训练,平日又爱好粤剧,与香港粤剧名伶白雪仙女士私交甚笃——故而在经历过数个月的京剧训练后,leslie出色地完成了电影《霸王别姬》中那几段戏中戏的表演。

《贵妃醉酒》一折,因为做工极其繁重,一般都是由具备武功底子的刀马旦应工,学戏多年的普通旦角,都不一定拿得下来,而影片中那一个“舒广袖”的旋舞卧鱼动作,却是由leslie本人一气呵成演下来的,并没有经过后期剪辑拼接。

而他在日本军阀堂会上演绎的那一折《牡丹亭游园》,也颇为引人注目。

这是一出昆曲,昆曲讲究一个“静”字,身段造手看似简单,实则要比京剧难演得多。

而戏台上的leslie,穿的是青布长衫,脸上半点脂粉未施,完全是清水素面。

可是神气之间,活脱脱已是一个“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杜丽娘,为后花园的春色所染,喜不自胜,笑意盈盈于一双妙目,却又为大家闺秀的身份所拘,不让它满溢出来。

毋庸讳言,对于一个并非自幼受训的演员来说,出演京昆名段,总有力不能及之处,而张的可贵正在于,他用一个专业演员丰富的肢体语言、微妙的面部表情、精到的眼神传达,弥补了戏台上的不足;

同时,也使得他对于剧中京昆人物的诠释,并不止于程式化的模仿——虞姬的执着刚烈、贵妃的流丽落寞,举手投足间,神韵昭然若揭。

张曼玲说:“他学起戏来,特别的认真。受到表扬的时候,开心极了,就像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搂着我的脖子直蹦。当动作不到位的时候,我也批评他,他就会跟我讲,张老师,我今天做不好,您明天看,我一定能做好。第二天他再来,真的动作就挺到位的了。leslie对艺术是从来不应付的,为了让自己能演好虞姬这个角色,他甚至走路都在练台步。”

没见到leslie前,张曼玲心想他虽然是个大名人,可我是国家剧院的演员,一定要保持不卑不亢。

可没想到,leslie早在王府饭店门前迎接张曼玲,见张曼玲下车,就赶紧跑下门前的高台阶去搀扶。

他说,“张老师,我叫leslie,能见到您我很高兴”。“我叫leslie”和“我是leslie”就一字之差,但做人的虚怀若谷尽在其中。

张曼玲说,leslie在学戏的那段时间里,每天上午都会到北影练四个小时,回酒店还接着练。

就连大家一起吃饭,他都在想着动作。有时候想到什么,他就悄悄地向张曼玲比划着问:“张老师,你看我的动作,是不是应该这样?”

14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