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1 / 2)

('<!--<center>AD4</center>-->扮演的那位赵公子,国语版不像是自己讲的;

黄磊的粤语台词,则一定是别人代配的。

黄磊在拍《夜半歌声》之前,他只是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一名教师,没有谁认得他,是因为leslie看了《边走边唱》之后指点要他来演韦青,才一举成名。

黄磊和leslie的外貌有很多相似之处(连眼睛居然都是右眼双眼皮、左眼三眼皮),气质上更是接近,清俊,古典,书卷气,虽然优雅与从容的风度尚有不及,但是扮演电影中效仿宋丹平的韦青倒是颇有说服力。

184

184、184夜半歌声2...

电影里,韦青的剧团开始排练,演出,高唱革命歌曲:“热血滔滔,热血滔滔,像江里的浪,像海里的ch_ao,常在我心里翻搅。……”

观众们在台下喧哗,抱怨:“什么玩意!骗人的嘛!”

“还是宋丹平的戏好!”

——你看过大陆版《夜半歌声》吗?那部电影是以革命为主题,剧院里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不受欢迎,排了革命戏才得到观众一致拥护;

这一部则正好相反,以爱情为主题,用僵硬刻板的革命歌曲来反衬宋丹平作品的至情至xi_ng之美。

意料之中地,这一段在内地公映时和赵公子的床上戏一起被删掉了,只剩下了韦青自己在曲终人散后不甘心地唱着,观众们都不明白他这不甘心是打哪儿来的。

舞台下,一片玻璃落下来了,缓缓地,璀璨地,划出优雅的轨迹,呛哴一声,碎花四溅。韦青吃了一惊,四处查看,在幽幽的音乐声中,看见楼上的门开了。

剧院楼上是这部电影花费了大气力搭的布景之一,绞台幔用的巨大木制齿轮绞架由地面直抵天花板,已经破败的楼梯横贯左右,灰网杂陈,棚柱错落,宏伟而苍凉。韦青笨拙地跑了上去,一望,惊呆,风起之处,见到了人。

我就是宋丹平!

宋丹平毁容后的第一次出场,气势骇人。

黑袍的遮掩下,他只露出一只眼睛,晶光灿烂,眼神中似有水波流动。“你想成名吗?”略略一睁,凌厉的光芒。眉梢的暗影里,隐隐见到伤痕一角。

韦青开始学唱《一辈子失去了你》,一次一次地在高音处卡住。

为了阻止剧团的解散,他恳求剧团的班主,草草登台演唱。这一次的舞台和宋丹平演出时那富丽堂皇的舞台不可同日而语,韦青的演出也远远没有宋丹平深情和投入,尤其到了接近高音的唱段,他的眼光闪烁,神态惊慌,“甜蜜往事,段段回忆……”他绝望地向身边的棺木下躲去……

……只能在梦中寻找和回味!……

这一句的效果,真是震撼人心!说实话,韦青的歌声也是很好的,甚至和宋丹平的歌声酷似,但是这一句唱出,高下立判,宋丹平的歌声深情,激越,韦青的歌声明显失之轻淡。

韦青一脸死里逃生的表情,闭着一只眼睛抬起头来,不可置信地四顾,醒悟之后又感激又兴奋,放心地唱了下去。

我们看见楼上的宋丹平,在窗边的微光里,只露出一点点脸的轮廓,那一句歌像是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全身都在微微颤抖。

他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易察觉地点着头,沉醉于那熟悉的旋律中,然而,那是他再也不能回去了的舞台,再也不能继续了的生活,再也不能相见了的爱人……

他在无声地哭泣,身体颤动,眼角隐隐有泪光……他微微闭目,抽咽了一下,努力地平静下来。

舞台上的歌已经唱到最后一句,宋丹平的口唇微动,也在无声地随着唱,脸上有一丝陶醉的笑容。“让——爱——永——相——”他屏息,等着最后一个字,眉头微蹙,有一点担忧,“——陪——。”

一切终于完满,他露出苦涩的微笑,掩面转身,拾级而下,背后,是献给韦青的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