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节(1 / 2)

('<!--<center>AD4</center>-->说明他在创作角色时会调动各种元素感受这些情感,再把它们释放出来,以上这些都决定了leslie塑造的角色的鲜活和有血有肉,并且他的角色始终都有一种自我表达的感觉,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自己演自己。

但凡学过表演的人,都记得老师说的一句话,演员要学会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要真听,真看,真体验,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现出来;

这里强调的三个真,强调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其实这就是一种演员的自我表达,再说伟大的斯坦尼的表演理论,他注重内心情感的真实,强调内心的体验,他也希望演员能亲自去感受这些情感,然后把它们释放出来,这也应该是演员的自我表达;

所以说,自我表达不是自己演自己,它是表达演员生活和情感的体验,难怪有那样一句话,能否通过角色表达自我,是伟大演员和平庸演员的本质区别。

leslie没有受过专业的戏剧训练,身处浮躁的香港娱乐圈,但是看他的创作思想,看他的表演,我觉得他是斯坦尼拉夫斯基理论忠实的实践者,注重内心,体验内心,并且勇于体验,敢于表达,并且在他的表演中还能传递出演员对角色的态度;

即:角色是谁,为何是,如何是。

在他身上,我认为有两点是非常值得我们现在的演员,包括学院派演员学习的,第一,对细节的重视,他不但要让自己每个表演细节有内容,还要保证细节间的连贯和呼应。也就是,他的表演具有逻辑xi_ng。

第二,他能亲自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从内到外}并且能把这种人应该有的感受表达出来,通过自己的神情,肢体以及声音,而不会完全依赖于外力的烘托。

可以说他的表演诠释了什么叫不动声色,不留痕迹的表演;

即:他既表达了,但又不觉得他在演戏,而不是用外力烘托出来的不动声色,不留痕迹。

418

418、418我们的集体记忆...

不管怎么说,从《霸王别姬》、《风月》到戛纳风光归来的《春光乍xi-e》、铺天盖地的《红色恋人》,人们无法跳开leslie阅读香港演艺圈。

不管是否喜欢他,人们都会承认,如果没有了leslie,就会缺少一抹最浓艳最眩目的绯红光泽。

leslie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的集体记忆,当年的纯情女生,或多或少都曾经将他的情歌密密麻麻地抄录在歌本上;很多小男生们也曾经手执吉他,在女友耳边轻轻唱:你劝我早点归去,我说我不想归去……

他的歌声、他的个xi_ng、他的美丽、他的微笑、他银幕上千变万化的形象,都是大众最灿烂的梦——不敢尝试的放纵他敢,我们梦寐以求的光华他有,我们苦恼着的脆弱他也苦恼,我们向往着的自由他也向往……

所有的人能从他身上满足不同的渴望,而leslie本人又活得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缤纷、比我们所能期待看到的还要过瘾。

一朋友说,广东人民和香港人民对leslie的感情还是有点不一样,我们足足听他看他二十多年,我们享受过他的青春甜美。

高中放假的时候,去电影院看录像带,播的是《劲歌金曲》季选,他是新人,真的是青春甜美,凭一首《monika》大红。

然后,好歌太多了,《h2o》里他拿着消防水龙头做道具,浑身湿漉漉喘吁吁地在灿烂的阳光下东指西指地唱:“她——似蜜桃!火——烫蜜桃!”啊,真是流金岁月里青春无敌的小偶像。

接下来,好歌无数,眉目如画,每年岁末,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在贺岁片里搞怪地逗大家高兴。就这样地长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